|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心肌酶正常通常不能完全排除心肌梗塞,需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心肌梗塞的诊断主要依赖心电图动态变化、心肌酶谱动态监测及冠脉造影等检查。部分早期心肌梗塞或小范围心肌梗塞患者可能出现心肌酶暂时正常的情况。
心肌酶是心肌细胞损伤后释放入血的生物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钙蛋白是诊断心肌梗塞的核心指标。典型心肌梗塞患者发病后3-6小时心肌酶开始升高,12-24小时达峰值。但约5%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首次检测心肌酶可能正常,尤其是症状发作后2小时内就诊者。微小心肌梗塞或右室梗塞患者心肌酶升高幅度可能不明显。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时,可能出现无痛性心肌梗塞伴心肌酶轻度异常。
心电图检查对心肌梗塞诊断具有重要价值,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患者发病初期即可出现特征性改变。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可能表现为ST段压低或T波倒置。心脏超声可发现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冠脉CT或造影能直接显示血管狭窄程度。对于持续胸痛但心肌酶正常的患者,需在3-6小时后重复检测心肌酶,并动态观察心电图变化。
建议出现持续胸痛、胸闷、气促等症状时立即就医,避免自行判断延误治疗。日常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戒烟限酒,保持规律运动。突发胸痛时保持静卧,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医生指导下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确诊心肌梗塞后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定期复查血脂、血糖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