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呼吸内科

呼吸球囊操作流程

|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问题描述:
呼吸球囊操作流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范芸
范芸 北京医院 主任医师
呼吸球囊的正确操作流程是确保患者能够有效通气的重要措施,应严格遵循规范以提高急救效率和安全性。操作的关键步骤包括准备设备、密封面罩、调整通气频率,最终保证氧气供给和患者安全。
1、准备设备
确保设备齐全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包括呼吸球囊、面罩及氧气供给管路。检查呼吸球囊是否漏气和弹性是否正常,同时接上氧气管路,将氧浓度调节至100%,并预充氧。
2、密封面罩
将面罩紧贴患者面部,确保覆盖口鼻区域,建立良好的气密性。对于成人患者,推荐使用环抱手法“E-C手位”,即用拇指和食指呈“C”形按压面罩,其余三指呈“E”形托稳下颌,避免漏气。对于儿童和婴儿,需根据面部大小调整面罩型号进行密封。
3、挤压球囊通气
通过定时挤压球囊实现人工通气。成人每次挤压应维持1秒,每分钟10-12次,避免通气过快或过慢。观察胸廓是否起伏以判断通气效果,同时注意不要过度充气以免导致气压伤害。
4、监测患者状态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胸廓扩张幅度、皮肤颜色和血氧饱和度,必要时调整操作手法或使用其他辅助设备,如气管插管。注意操作时应避免误入胃内造成呕吐或误吸,尤其是未进行气道保护的情况下。
呼吸球囊操作是一项生命急救技能,需要严格按照流程规范进行,并基于患者情况判断通气效果。熟练掌握此技能不仅对医护人员至关重要,也可为非专业人士提供更及时的急救机会。在实际应用中,建议配合培训设备进行实践演练,定期更新急救知识以强化技能。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肺炎用什么消炎药

肺炎可通过阿莫西林、头孢克肟、左氧氟沙星等药物治疗。肺炎通常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吸入异物等因素引起。 1、细菌感染: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类型,可能与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发热、咳嗽、胸痛等症状。阿莫西林胶囊500mg,每日3次是常用药物,适用于轻中度感染。 2、病毒感染:病毒性肺炎可能与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发热、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左氧氟沙星片500mg,每日1次可用于治疗部分病毒性肺炎。 3、真菌感染:真菌性肺炎可能与曲霉菌、念珠菌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长期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氟康唑胶囊200mg,每日1次是常用抗真菌药物。 4、吸入异物:吸入性肺炎可能与误吸食物、液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突发性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头孢克肟片200mg,每日2次可用于预防或治疗继发感染。 5、免疫抑制:免疫抑制性肺炎可能与长期使用激素、化疗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持续性低热、咳嗽等症状。需根据具体病因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联合使用抗生素。 肺炎患者需注意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如粥类、蔬菜汤等。适当进行深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有助于改善肺功能。避免吸烟和接触刺激性气体,多饮水有助于稀释痰液。定期复查胸片或CT,监测病情变化。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