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胰岛素治疗需注意注射技术、剂量调整、血糖监测和低血糖预防等细节,规范操作有助于提高疗效并减少并发症风险。
1、注射技术:选择腹部、大腿外侧或上臂外侧等部位轮换注射,避免同一部位重复注射导致脂肪增生,注射前检查皮肤无红肿硬结,捏起皮肤垂直进针。
2、剂量调整:根据血糖监测结果、饮食变化及运动量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不可自行增减,特殊情况下需临时追加速效胰岛素。
3、血糖监测:治疗初期每日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稳定后每周监测2-3次,出现头晕出汗等低血糖症状时立即测血糖并处理。
4、低血糖预防:随身携带糖果应对低血糖,避免空腹运动,注射后按时进餐,合并肾功能不全者需更频繁监测血糖。
胰岛素需冷藏保存避免冷冻或暴晒,外出携带备用笔芯,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评估长期控糖效果。
糖尿病人肚子胀可能由胃肠动力障碍、饮食不当、肠道菌群失衡、糖尿病胃轻瘫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益生菌补充、血糖管理等方式缓解。
1、胃肠动力障碍高血糖会损伤自主神经,导致胃肠蠕动减慢。建议少食多餐,避免油腻食物,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莫沙必利片、伊托必利片等促胃肠动力药。
2、饮食不当过量摄入高纤维或产气食物易引发腹胀。需控制豆类、洋葱等易产气食物摄入,适当补充消化酶制剂如复方消化酶胶囊、胰酶肠溶胶囊、米曲菌胰酶片。
3、肠道菌群失衡长期血糖异常会破坏肠道微生态。可补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同时需严格控制血糖水平。
4、糖尿病胃轻瘫这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表现为早饱、恶心呕吐。需进行胃排空检查,使用甲氧氯普胺片、红霉素肠溶片等药物,严重者需营养支持治疗。
糖尿病患者出现持续腹胀应监测血糖变化,记录饮食情况,适当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症状加重时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