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3次阅读
肝功能肾功能检查主要包括肝功能检查和肾功能检查两个部分,肝功能检查主要评估肝脏的代谢、合成和解毒功能,肾功能检查主要评估肾脏的滤过和排泄功能。肝功能检查项目主要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等;肾功能检查项目主要有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等。建议根据医生建议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肝功能检查通过检测血液中各种酶和蛋白质的水平来评估肝脏的健康状况。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重要指标,当肝细胞受损时,这两种酶会升高。胆红素是胆汁的主要成分,其水平异常可能提示胆汁淤积或溶血性疾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白蛋白降低可能提示慢性肝病或营养不良。肝功能检查有助于诊断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等疾病。
肾功能检查通过检测血液中代谢废物的含量来评估肾脏的滤过功能。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是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重要指标,其水平升高可能提示肾功能受损。血尿酸水平异常可能与痛风或肾功能不全有关。胱抑素C和β2-微球蛋白是更敏感的肾功能指标,能早期发现肾功能损害。肾功能检查有助于诊断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定期监测肾功能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
肝功能肾功能检查前需空腹8-1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某些药物可能影响检查结果需提前告知医生。检查结果异常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滥用药物,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肝肾功能异常。对于已有肝肾功能异常者,应遵医嘱进行治疗和随访。
肝硬化患者可通过调整饮食、限制钠盐摄入、监测并发症、规律用药、定期复查等方式照护。肝硬化通常由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因素引起,需长期综合管理以延缓病情进展。
1、调整饮食
肝硬化患者需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热量,以优质蛋白为主,如鸡蛋清、脱脂牛奶等,避免过量摄入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晚期患者需根据血氨水平调整蛋白摄入量,出现肝性脑病倾向时需暂时限制蛋白。碳水化合物可选择低升糖指数的燕麦、糙米等,脂肪以植物油为主,严格禁酒。
2、限制钠盐
每日食盐摄入量需控制在4-6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合并腹水者应根据尿量调整钠盐摄入,必要时采用无盐饮食。烹饪时可使用柠檬汁、香草等替代盐调味,同时监测每日体重变化,体重突然增加可能提示腹水加重。
3、监测并发症
需密切观察是否有呕血、黑便等上消化道出血表现,皮肤黏膜黄染是否加深,意识状态是否异常。每日测量腹围并记录,注意下肢水肿程度。出现发热、腹痛需警惕自发性腹膜炎,应立即就医。保持皮肤清洁以预防瘙痒继发感染。
4、规律用药
需遵医嘱按时服用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利尿剂如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避免自行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或中药偏方。食管静脉曲张者可能需长期服用普萘洛尔片降低出血风险,用药期间需监测心率变化。
5、定期复查
每3-6个月需复查肝功能、凝血功能、甲胎蛋白等指标,每年进行胃镜检查评估静脉曲张程度。超声检查可监测肝脏形态变化及腹水情况,必要时需做CT或肝弹性检测。疫苗接种方面,应完成甲肝、乙肝、肺炎球菌疫苗等接种。
肝硬化照护需建立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但避免长期卧床。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腹部碰撞。保持居室通风,冬季注意保暖预防感染。心理支持尤为重要,家属应协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所有照护措施需在肝病专科医生指导下个体化调整,出现病情变化时须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