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肝胆外科

口臭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 1人回答 | 44次阅读

问题描述:
口臭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口臭可能由口腔卫生不良、牙周疾病、胃肠功能紊乱、鼻咽部感染、糖尿病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改善口腔清洁、治疗原发疾病、调整饮食结构等方式缓解。

1、口腔卫生不良

口腔卫生不良是口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食物残渣在口腔内滞留,经过细菌分解后会产生挥发性硫化物,导致口臭。长期不刷牙或刷牙不彻底,牙菌斑堆积,舌苔增厚,都会加重口腔异味。建议每天早晚刷牙,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定期用刮舌器清理舌苔。含氯己定成分的漱口水如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能帮助减少口腔细菌。

2、牙周疾病

牙龈炎、牙周炎等牙周疾病会导致牙龈出血、化脓,产生腐败性口臭。牙周袋内厌氧菌繁殖会释放具有恶臭的代谢产物。伴随症状包括牙龈红肿、牙齿松动等。需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如洁治、刮治,严重者可能需要牙周手术。可配合使用甲硝唑口颊片、西吡氯铵含片等药物控制感染。

3、胃肠功能紊乱

胃食管反流、慢性胃炎等胃肠疾病可能引起口臭。胃酸反流至口腔会带来酸腐味,胃肠蠕动减慢导致食物滞留发酵产生异味。可能伴有反酸、嗳气、腹胀等症状。需避免暴饮暴食,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多潘立酮片等药物调节胃肠功能。

4、鼻咽部感染

慢性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会导致鼻腔或咽部分泌物倒流至口腔,产生腥臭味。炎症部位的细菌分解蛋白质会产生腐败气味。可能伴随鼻塞、流脓涕、咽痛等症状。需治疗原发感染,可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鼻渊舒口服液等药物,必要时需进行鼻窦穿刺或扁桃体切除术。

5、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体内酮体堆积会通过呼吸排出丙酮气味,表现为烂苹果味口臭。长期高血糖还会导致口腔干燥,唾液减少,自洁作用下降。需严格监测血糖,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或二甲双胍片等降糖药物。保持口腔湿润,可适量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

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饮食上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适量饮用绿茶,减少大蒜、洋葱等气味浓烈食物的摄入。戒烟限酒,避免口腔黏膜干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每半年到一年洗牙一次。若口臭持续不缓解或伴随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系统性疾病的可能。保持良好心态,避免因口臭产生社交焦虑。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胆囊结石充满型患者,一辈子不手术是否可行

胆囊结石充满型患者可通过药物溶石、饮食调节、定期监测等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充满型通常由胆汁成分异常、胆囊收缩功能减退、长期高脂饮食、肥胖、胆道感染等因素引起。 1、药物溶石: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250mg/次,每日3次或鹅去氧胆酸片500mg/次,每日2次可溶解胆固醇结石。药物溶石适用于结石较小且胆囊功能良好的患者,疗程通常为6-12个月。 2、饮食调节: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奶油等。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水果,有助于促进胆汁排泄,降低结石形成的风险。 3、定期监测:每6-12个月进行一次腹部超声检查,监测结石大小和胆囊功能的变化。若出现腹痛、发热、黄疸等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4、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久坐不动,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有助于改善胆囊功能,促进胆汁排泄,减少结石形成的风险。 5、中医调理:采用中药调理,如茵陈蒿汤、大柴胡汤等,具有疏肝利胆、清热解毒的功效,可辅助缓解症状,改善胆囊功能,但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胆囊结石充满型患者应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选择低脂、高纤维的饮食结构,如燕麦、糙米、绿叶蔬菜等。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有助于改善胆囊功能,促进胆汁排泄。定期监测结石大小和胆囊功能的变化,若出现腹痛、发热、黄疸等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