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2次阅读
接种狂犬疫苗后可能出现过敏反应,但概率较低。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局部红肿,极少数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或过敏性休克。
1、轻微过敏局部红肿或低热属于常见轻微反应,通常无须特殊处理,24-48小时内自行消退。
2、中度过敏出现全身性荨麻疹或血管性水肿时,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
3、重度过敏若发生喉头水肿或血压下降等严重反应,需立即使用肾上腺素注射液并急诊处理。
4、延迟过敏极少数在接种后1-2周出现血清病样反应,表现为关节痛和发热,需进行抗过敏治疗。
接种后应留观30分钟,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既往有疫苗过敏史者需提前评估风险。
痛风的症状包括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痛风石形成及肾脏损害,治疗方法主要有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关节护理和手术干预。
1、关节红肿热痛痛风急性发作时常见第一跖趾关节突发红肿热痛,可能与高嘌呤饮食、饮酒等诱因有关。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缓解症状。
2、活动受限尿酸盐结晶沉积导致关节僵硬和活动障碍,慢性期需长期服用别嘌醇、非布司他等降尿酸药物,配合适度关节功能锻炼改善活动度。
3、痛风石形成长期高尿酸血症可导致耳廓、肘部等部位出现痛风结节,需通过苯溴马隆等促尿酸排泄药物控制,严重时需手术清除痛风石。
4、肾脏损害尿酸盐肾病可能表现为夜尿增多或肾功能异常,需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必要时进行碱化尿液治疗。
痛风患者需严格限制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摄入,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促进尿酸排泄,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