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3次阅读
接种狂犬疫苗后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血管性水肿,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或过敏性休克。过敏反应按发生时间可分为速发型与迟发型,通常与疫苗成分或个体免疫应答异常相关。
1、皮肤症状最常见为接种部位红肿瘙痒,可能伴随全身性荨麻疹或湿疹样皮疹。轻度反应可局部冷敷观察,中重度需使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等抗组胺药物,严重时联合泼尼松片。
2、黏膜水肿表现为口唇、眼睑肿胀,可能进展为喉头水肿。需立即肌注肾上腺素注射液,静脉输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同时监测血氧饱和度。
3、呼吸系统反应出现喘息、胸闷或呼吸困难时提示支气管痉挛,需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配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脉注射,必要时气管插管。
4、循环系统反应血压下降、意识模糊等休克表现需紧急扩容补液,使用多巴胺注射液维持血压,同时停用后续疫苗剂次。
接种后应留观30分钟,既往有疫苗过敏史者需提前告知医生。过敏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及辛辣饮食,出现严重反应需立即急诊处理。
风湿病常见的早期症状有关节疼痛、晨僵、疲劳乏力、低热等。这些症状可能提示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炎或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
1. 关节疼痛:早期多表现为对称性小关节疼痛,如手指、腕关节,可能伴随轻微肿胀,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需警惕类风湿关节炎。
2. 晨僵:早晨起床时关节僵硬感持续超过30分钟,活动后逐渐减轻,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典型早期表现,严重时影响握拳、拧毛巾等动作。
3. 疲劳乏力:不明原因的持续疲倦感,即使充分休息仍无法缓解,可能伴随食欲减退,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早期。
4. 低热:长期出现37.3-38℃的低热,午后明显,夜间可自行消退,可能伴随盗汗,需排除风湿热或结核等感染性疾病。
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早就诊风湿免疫科,日常注意关节保暖,避免过度劳累,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