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泌尿外科

输尿管跨髂血管处结石

|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问题描述:
输尿管跨髂血管处结石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宏
李宏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在直视下将钬激光的光纤打碎结石并冲出体外,这种治疗方式效果是非常好的,患者术后恢复也是非常快的。输尿管髂血管处是输尿管的一个狭窄的部位,结石往往容易嵌顿于此处,对于此处的结石可以采取手术治疗。如果做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话,此处在B超定位下容易受到肠道内气体的干扰,B超显示不清楚。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尿蛋白阳性1 怎么回事

尿蛋白阳性可能是肾脏滤过屏障受损、全身性疾病影响、感染等多种因素导致,应根据原因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合理治疗。常见原因包括生理性尿蛋白、病理性损伤和其他全身性疾病等。 1生理性尿蛋白 尿蛋白阳性并不一定就是病理问题,有时剧烈运动、发热、脱水或精神压力过大也可能引起短暂性尿蛋白增加。这种情况下,通常不需要特别治疗,调整作息、适当补水或休息即可恢复正常。如果症状持续,需要进一步排查潜在病因。 2肾脏疾病病理性损伤 尿蛋白阳性常见于各种肾脏病变,例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或糖尿病肾病。 肾小球肾炎:肾小球滤孔大而漏出蛋白质,患者可能伴有浮肿、高血压。治疗上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等,同时饮食上限制盐分和蛋白质摄入。 肾病综合征: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明显,常使用利尿药缓解水肿配合治疗,必要时联合使用ACEI类降压药如贝那普利降低尿蛋白。 糖尿病肾病:多因血糖长期升高损害肾小球,需强化血糖控制如使用胰岛素治疗,并联合应用降压药物ACEI或ARB类保护肾功能。 3全身性或其他疾病 部分全身性疾病如感染如泌尿系感染、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或多发性骨髓瘤都可能导致尿蛋白阳性: 如果因泌尿系感染如尿路感染引起,可结合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环丙沙星进行干预,并多喝水促进排尿; 高血压引起需通过调整降压药物如钙离子通道拮抗剂或ARB类加以控制,定期随访肾功能; 其他免疫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能需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羟氯喹联合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 尿蛋白阳性需要根据检测结果和临床表现结合病史进行综合判断。如果伴随长期尿蛋白增加、水肿或血尿等症状,建议尽早就医进一步检查如24小时尿蛋白测定、肾功能评估,以明确病因并接受个性化治疗方案。通过针对性治疗,多数患者的尿蛋白水平可以得到控制或改善,避免对身体的进一步损害。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