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口腔科

手足口病能不能吃鸡肉?

|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问题描述:
手足口病能不能吃鸡肉?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明利
张明利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主任医师
手足口病传播快、易流行,多在夏秋季节流行,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得了手足口病后,孩子一般会持续发热,热程为2至7天不等,体温越高,病情越重,几天后,手、足、口、屁股等部位会出皮疹。然而如果不注意饮食卫生,很容易引起手足口病。患手足口病后,可以吃鸡肉,但小心不要吃得太多,因为吃鸡肉很容易导致儿童消化不良。患有手足口病的儿童应该吃清淡的食物,不要吃太油腻的食物,也不要吃辛辣的食物,饭前便后注意要让孩子洗手。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手足口病出院之后还是起泡泡是怎么回事

手足口病出院后仍出现疱疹可能与病毒未完全清除、继发感染或免疫反应有关。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出院后疱疹反复需考虑病毒残留、护理不当、免疫力低下等因素。

1、病毒未完全清除

部分患者出院时体内病毒载量较低但未完全清除,可能导致疱疹反复。肠道病毒在体内存活时间较长,尤其免疫功能较弱者更易出现症状反复。此时需复查血常规及病毒检测,避免剧烈活动,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可遵医嘱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利巴韦林颗粒等抗病毒药物辅助治疗。

2、继发细菌感染

疱疹破溃后未及时处理可能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表现为疱疹渗出、红肿加重。这种情况需进行创面分泌物培养,确认感染后可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同时配合生理盐水湿敷。家长需每日检查患儿皮肤,避免抓挠。

3、免疫反应延迟

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可能导致迟发性超敏反应,表现为新发疱疹伴瘙痒。这种情况通常无需抗病毒治疗,可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缓解症状,口服氯雷他定糖浆减轻过敏反应。建议家长加强患儿营养,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锌制剂。

4、重复感染新病毒

柯萨奇病毒A16和肠道病毒71型是主要病原体,但不同血清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患儿可能接触其他型别病毒导致再次感染,需通过咽拭子病毒分型确认。确诊后需隔离处理,对污染物品用含氯消毒剂消杀,密切接触者需观察一周。

5、基础疾病影响

合并湿疹、特应性皮炎等皮肤疾病患儿更易出现疱疹迁延,此类情况需同步治疗原发病。可短期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控制炎症,配合医用敷料保护创面。日常选择无刺激衣物,沐浴水温不超过38℃,沐浴后立即涂抹保湿霜。

患儿出院后应继续隔离2周,每日监测体温及疱疹变化。饮食以温凉流质为主,避免酸性食物刺激口腔溃疡。衣物床单需每日煮沸消毒,玩具用紫外线照射处理。若疱疹持续超过5天不结痂、伴随高热或精神萎靡,需立即返院排查心肌炎等并发症。恢复期可适量补充乳铁蛋白粉帮助提升免疫力,但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