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伴停搏可能由心肌缺血、心肌炎、药物影响、电解质紊乱、心脏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心电监护、药物治疗、起搏器植入等方式干预。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是心脏电传导系统中房室结传导延迟的病理表现,停搏提示心室漏搏,需结合临床症状评估风险。
1、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可能导致房室结功能暂时性抑制。心肌缺血时,患者可能出现胸痛、气促等症状,心电图除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外,常伴有ST段改变。治疗需改善心肌供血,可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严重缺血者可能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2、心肌炎
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的心肌炎症可损伤传导系统。患者多有发热、乏力前驱症状,随后出现心悸、晕厥,实验室检查可见心肌酶升高。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遵医嘱使用辅酶Q10胶囊、维生素C片、磷酸肌酸钠注射液等心肌营养药物,重症需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
3、药物影响
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片、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过量可能抑制房室结传导。患者通常有明确用药史,可能伴随恶心、视物模糊等中毒症状。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监测血药浓度,必要时使用地高辛抗体片段注射液等解毒剂,严重心动过缓时需临时起搏。
4、电解质紊乱
低钾血症、高钾血症均可干扰心肌电活动。低钾时可能出现肌无力、腹胀,高钾时常伴肢体麻木,血生化检查可确诊。轻度紊乱通过口服氯化钾缓释片或聚苯乙烯磺酸钠散纠正,严重失衡需静脉补钾或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拮抗,同时持续心电监护。
5、心脏结构异常
先天性房室结发育不良或退行性纤维化可导致传导障碍。患者可能有家族史或年龄相关改变,超声心动图可见结构异常。无症状者定期随访,频发停搏伴晕厥者需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避免磁共振检查及强电磁场干扰。
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及情绪激动,监测脉搏变化,限制咖啡因摄入。出现头晕、黑朦等脑供血不足症状时立即平卧,并急诊就诊。长期服用影响传导系统药物者应定期复查心电图,调整药物剂量需在心血管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