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牙裂缝可能由外力损伤、咬合异常、牙齿结构缺陷、龋齿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树脂填充、嵌体修复、全冠修复、根管治疗等方式干预。
1、外力损伤:啃咬硬物或外伤导致牙釉质开裂,表现为冷热敏感。需避免硬食,缺损较大时采用复合树脂填充修复。
2、咬合异常:长期磨牙或咬合不平衡造成隐裂,伴随咀嚼疼痛。建议佩戴咬合垫,严重者需进行全瓷冠修复。
3、牙齿结构缺陷:发育不良的牙釉质更易碎裂,常见于氟斑牙。可采用渗透树脂治疗,大面积缺损需高嵌体修复。
4、龋齿破坏:蛀牙导致牙体组织薄弱易裂,多伴有龋洞和自发痛。需清除腐质后行玻璃离子充填,深龋需根管治疗。
日常避免用牙开瓶盖等危险行为,定期检查咬合关系,发现裂纹及时干预可防止牙齿折裂。
牙齿肿痛发炎可通过冷敷、盐水漱口、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治疗等方式缓解,通常由龋齿、牙周炎、智齿冠周炎、根尖周炎等原因引起。
1、冷敷冰袋或冷毛巾外敷患侧面部,每次1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进行,可收缩血管减轻肿胀疼痛。
2、盐水漱口温盐水含漱每日3-4次,浓度约为5克食盐配250毫升温水,有助于清洁口腔、抑制细菌繁殖。
3、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等药物可遵医嘱使用,适用于牙龈充血肿胀伴搏动性疼痛的情况。
4、抗生素治疗阿莫西林、甲硝唑、头孢克洛等抗生素需经医生评估后使用,针对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炎症。
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口腔清洁,若48小时内无缓解或出现发热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