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肛肠科 > 痔疮

得痔疮有什么症状

|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问题描述:
得痔疮有什么症状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孙婷
孙婷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 副主任医师
痔疮是我们普通人中的非常常见的一个疾病,实话说得好十人九痔,生活中都有可能被痔疮困扰。痔疮最主要的症状就是便鲜血和肛门部的肿物脱出,早期是排便的时候,便纸擦着会有鲜红色的血,或者是大便的时候滴鲜血。使用一些痔疮药以后,症状就会缓解了。随着痔疮的发展,会出现肛门部肿物脱出来,自己能还到肛门里面,或者是手推才能还到肛门里面。同时痔疮还可以伴随着其他的一些症状,比如肛门部的下坠感、肛门部的瘙痒、肛门部的潮湿,这都是痔疮的症状,可以用一些药物控制。如果痔疮发展到肛门有肿物,而且用手推才能还纳,就一定要做手术了。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肠息肉是什么原因来的

肠息肉可能由遗传因素、慢性炎症刺激、不良饮食习惯、年龄增长、肠道菌群失衡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便血、腹痛、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肠镜检查是诊断肠息肉的主要方法,可通过内镜下切除、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遗传性疾病可导致肠息肉高发,此类患者肠道内易形成多发性息肉,具有明显家族聚集性。遗传性息肉癌变概率较高,建议有家族史者定期进行肠镜筛查。临床可能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延缓息肉生长,但手术切除仍是主要治疗手段。

2、慢性炎症刺激

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慢性肠道炎症长期刺激肠黏膜,可能导致炎性息肉形成。这类息肉常伴随腹泻、黏液便等症状。治疗需控制原发炎症,可能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配合益生菌调节,严重时需内镜下切除。

3、不良饮食习惯

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会延长致癌物质在肠道的停留时间,增加息肉发生风险。红肉摄入过多、蔬菜水果不足的饮食结构,可能诱发肠上皮异常增生。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全谷物和西蓝花等十字花科蔬菜摄入,有助于降低风险。

4、年龄增长

50岁以上人群肠息肉发生率显著上升,这与肠黏膜修复能力下降、长期致癌物质积累有关。年龄相关息肉多为腺瘤性,建议中老年人每3-5年进行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可选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保护肠屏障。

5、肠道菌群失衡

肠道有害菌过度繁殖可能产生致癌代谢产物,破坏肠黏膜屏障。长期使用抗生素或肠道感染后,菌群紊乱与息肉形成存在关联。可通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微生态制剂调节,配合低糖饮食改善肠道环境。

保持规律运动习惯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日常饮食应控制加工肉制品摄入,增加燕麦、苹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出现持续腹痛或大便性状改变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肠镜检查,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物掩盖病情。术后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预防息肉复发。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