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小儿发热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干预、病因治疗、补液支持等方式治疗。发热通常由感染性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反应、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建议家长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避免酒精擦浴或冰敷。保持室温25℃左右,减少衣物包裹,每30分钟监测体温变化。
2、药物干预体温超过38.5℃时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或小儿退热栓。家长需注意药物间隔时间,避免联合使用不同退热药。
3、病因治疗可能与呼吸道感染、胃肠炎、尿路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咳嗽、腹泻、尿频等症状。细菌感染需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病毒感染可配合奥司他韦。
4、补液支持家长需少量多次喂食温水或口服补液盐,观察尿量及精神状态。母乳喂养婴儿应增加哺乳次数,避免强行喂食引起呕吐。
发热期间建议选择米汤、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体温持续3天不降或出现抽搐需立即就医。
胃疼伴随后背疼痛可能由胃食管反流、胃炎、消化性溃疡、胆道疾病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病因。
1. 胃食管反流胃酸反流刺激食管可能放射至后背,常伴烧心感。建议避免饱餐后平卧,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铝碳酸镁、莫沙必利等药物缓解症状。
2. 胃炎胃黏膜炎症可能牵涉后背疼痛,多伴腹胀恶心。需减少辛辣刺激饮食,药物可选择雷贝拉唑、硫糖铝、胶体果胶铋等胃黏膜保护剂。
3. 消化性溃疡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穿透浆膜层时可引发后背持续性疼痛,可能伴黑便。需完善胃镜检查,常用药物包括艾司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替普瑞酮。
4. 胆道疾病胆囊炎或胆石症疼痛常向右肩背部放射,多伴油腻饮食后发作。需超声检查确诊,可选用熊去氧胆酸、消炎利胆片、头孢曲松等治疗。
建议记录疼痛与饮食的关系,避免过度弯腰或紧束腰带,若出现呕血、剧烈腹痛或发热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