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早产儿的护理要点包括维持体温、预防感染、科学喂养、监测生命体征、促进发育等。早产儿由于各器官发育不成熟,需通过精细化护理降低并发症风险。
早产儿皮下脂肪薄,体温调节能力差,需使用暖箱或辐射台维持中性温度环境。护理时避免包裹过厚导致过热,接触婴儿前需预热双手,更换衣物或尿布时动作迅速。体温波动易引发呼吸暂停或低血糖,需持续监测肛温或腋温。
早产儿免疫系统脆弱,护理前需严格洗手消毒,避免探视人员接触。脐部用碘伏消毒至脱落,皮肤褶皱处保持清洁干燥。奶瓶、衣物需高温消毒,出现皮肤红肿或脓性分泌物需及时就医。重症监护期间需限制人员流动,减少医源性感染。
吸吮力弱的早产儿可采用鼻胃管喂养母乳或早产儿配方奶,少量多次避免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喂养时观察有无腹胀、呕吐,逐步过渡至经口喂养。母乳需添加母乳强化剂补充营养,喂养后竖抱拍嗝防止反流误吸。
每日记录体重、头围增长曲线,监测心率、血氧、呼吸频率。出现呼吸暂停时给予触觉刺激,反复发作需使用咖啡因注射液。黄疸超出生理范围需光疗,贫血严重者需补充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
实施袋鼠式护理增进亲子 bonding,每日进行抚触刺激神经发育。矫正月龄后引入视听训练,避免强光噪音刺激。定期进行GMs全身运动评估,异常者需早期干预训练。使用鸟巢式体位摆放模拟子宫环境,减少惊跳反射。
家长需定期随访眼底筛查、听力测试及脑发育评估,居家护理时保持室内湿度55%-65%,避免二手烟暴露。按矫正月龄接种疫苗,补充维生素AD滴剂和铁剂。发现喂养困难、反应迟钝或肌张力异常时,需及时转诊至新生儿专科复查。
小孩咳嗽伴随痰鸣声可能由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支气管炎、肺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雾化吸入、祛痰药物等方式缓解。
1、呼吸道感染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气道分泌物增多,表现为咳嗽伴痰鸣,建议家长保持室内湿度,遵医嘱使用氨溴索口服溶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祛痰药物。
2、过敏反应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引发气道高反应,痰液黏稠难以咳出,家长需远离过敏原,医生可能开具氯雷他定糖浆或孟鲁司特钠咀嚼片。
3、支气管炎多与病原体感染或冷空气刺激有关,典型症状为哮鸣音伴阵发性咳嗽,需配合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特布他林雾化液等药物进行抗炎平喘治疗。
4、肺炎肺部炎症导致肺泡渗出物增加,听诊可闻及固定湿啰音,应及时就医,可能需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联合氨溴索注射液治疗。
注意观察孩子呼吸频率与精神状态,适量饮用温水稀释痰液,若出现口唇发绀或呼吸困难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