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白塞病患者在病情稳定期可以生育,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孕前评估和孕期管理。白塞病可能增加妊娠期并发症风险,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白塞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血管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口腔、生殖器黏膜及眼部。若患者处于疾病活动期,可能出现反复口腔溃疡、外阴溃疡、眼炎等症状,此时妊娠可能加重病情或诱发并发症。疾病活动期怀孕可能引发血栓形成、胎盘功能不全等问题,增加流产、早产或胎儿生长受限风险。部分免疫抑制剂在孕期需调整或停用,可能影响疾病控制。妊娠期间激素水平变化可能诱发白塞病发作,需定期监测炎症指标。
病情稳定6个月以上的患者,在医生调整用药方案后可考虑妊娠。孕前需完善抗磷脂抗体、血管炎活动度等评估,排除高凝状态。妊娠期需使用对胎儿安全的免疫调节药物,如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等。产科与风湿免疫科需联合随访,每月评估疾病活动度及胎儿发育情况。分娩方式需根据病情选择,严重血管病变者建议剖宫产。产后仍需维持治疗,部分药物需调整剂量。
白塞病患者计划怀孕前3个月应完成孕前咨询,优化治疗方案。妊娠期间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创伤性操作诱发溃疡。均衡饮食补充叶酸和钙质,适度运动改善血液循环。定期进行眼科检查预防葡萄膜炎,监测血压和尿蛋白预防子痫前期。出现新发溃疡、视力变化或头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哺乳期用药需选择乳汁分泌少的药物,必要时采用人工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