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3次阅读
克罗恩病可通过饮食调整、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心理干预、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克罗恩病通常由遗传因素、免疫异常、肠道菌群失衡、环境刺激、感染等因素引起。
1、饮食调整
克罗恩病患者需避免高纤维、辛辣刺激食物,选择低渣、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急性期可采用肠内营养制剂替代普通饮食,缓解期可逐步增加蛋白质和热量摄入。注意少量多餐,避免牛奶等可能诱发腹胀的食品。
2、药物治疗
轻中度活动期可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控制炎症,合并感染时需用盐酸环丙沙星片等抗生素。中重度患者需用醋酸泼尼松片控制急性发作,维持期可选用硫唑嘌呤片等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如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适用于传统药物无效的患者。
3、营养支持
患者常合并营养不良,需定期监测体重和血清蛋白。可补充复合维生素片纠正微量营养素缺乏,严重贫血者需用多糖铁复合物胶囊。肠外营养适用于肠道严重狭窄或瘘管形成的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4、心理干预
慢性病程易引发焦虑抑郁,可进行认知行为治疗改善心理状态。加入病友互助组织有助于建立社会支持,必要时在心理科医师指导下使用盐酸帕罗西汀片等抗抑郁药物。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对情绪调节有积极作用。
5、手术治疗
出现肠梗阻、穿孔、大出血或癌变时需行病变肠段切除术。术后可能需临时性回肠造口,待肠道恢复后再行造口还纳术。手术不能根治疾病,术后仍需坚持药物治疗和定期复查肠镜。
克罗恩病患者需长期随访管理,定期复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和肠镜检查。戒烟限酒,避免非甾体抗炎药,保持适度运动增强体质。记录每日症状和饮食情况有助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出现持续腹痛、发热或便血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