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血糖偏高15毫摩尔每升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药物治疗、定期监测等方式控制。血糖升高通常由饮食不当、缺乏运动、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等因素引起。
1、调整饮食减少精制糖和高升糖指数食物摄入,选择全谷物、蔬菜等低升糖食物,避免暴饮暴食,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
2、增加运动每周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帮助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葡萄糖利用,降低血糖。
3、药物治疗二甲双胍、格列美脲、阿卡波糖等口服降糖药可用于控制血糖,胰岛素注射适用于严重高血糖情况,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定期监测定期测量空腹和餐后血糖,记录血糖变化趋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发生。
血糖偏高需长期管理,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同时注意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
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度用温水泡脚,但需严格控制水温在37℃以下并避免长时间浸泡。主要风险包括水温过高导致烫伤、足部感染风险增加、周围神经病变感知迟钝、血管病变加重等情况。
1. 水温过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会导致足部对温度感知下降,容易发生无痛性烫伤。建议使用温度计监测水温,避免直接接触热源。
2. 感染风险高血糖环境易滋生细菌,泡脚后未彻底擦干可能引发足癣或溃疡。建议泡脚时间不超过10分钟,擦干后检查足部有无破损。
3. 神经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可能无法感知水温异常。建议家属协助测试水温,泡脚前用手肘内侧试温更安全。
4. 血管损伤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高温可能加重下肢缺血。合并下肢动脉硬化者应避免泡脚,可选择足部按摩替代。
糖尿病患者每日需检查足部皮肤状况,选择透气鞋袜,发现红肿破溃应及时就医。控制血糖达标是预防足部并发症的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