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8次阅读
舌头底下长了一块肉可能由舌下腺囊肿、舌下乳头状瘤、黏液腺囊肿、舌下血管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手术切除、药物治疗、激光治疗、观察随访等方式处理。
1、舌下腺囊肿舌下腺导管阻塞导致黏液潴留形成囊肿,表现为半透明蓝色肿物,触之柔软。无症状小囊肿可观察,较大囊肿需手术切除或袋形缝合术,药物可选碘甘油局部涂抹。
2、舌下乳头状瘤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引发的良性肿瘤,呈菜花状突起。确诊需病理检查,治疗采用激光汽化或手术切除,配合干扰素凝胶抗病毒治疗。
3、黏液腺囊肿小唾液腺外伤后导管破裂所致,常见米粒大小透明水泡样物。多数可自行吸收,反复发作时需手术切除,配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预防感染。
4、舌下血管瘤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形成的紫红色肿物,按压褪色。婴幼儿期可观察,生长迅速者需硬化剂注射或平阳霉素局部治疗,严重者行介入栓塞。
避免进食尖锐食物刺激患处,保持口腔清洁,发现肿物增大或出血应及时就诊口腔颌面外科。
牙痛可通过疼痛特点、伴随症状、诱发因素、持续时间等判断是上火牙还是发炎。上火牙痛多与饮食作息相关,牙周炎或龋齿等炎症则多伴随红肿化脓。
1、疼痛特点:上火牙痛多为钝痛或隐痛,疼痛范围较广;炎症性牙痛常为尖锐跳痛,可定位到具体患牙。
2、伴随症状:上火牙可能伴有口臭、牙龈轻微充血;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常见牙龈肿胀、咬合痛甚至面部肿胀。
3、诱发因素:进食辛辣食物后加重的多为上火;冷热刺激引发剧痛或自发夜间痛多提示牙髓炎症。
4、持续时间:上火牙痛通常3-5天自行缓解;炎症性疼痛持续加重且需药物干预。
建议避免自行判断,持续疼痛超过48小时或出现发热肿胀时应及时就诊口腔科,日常注意用温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