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25次阅读
拔牙后牙齿流血不止可通过压迫止血、冷敷止血、药物止血、就医处理等方式治疗。拔牙后出血通常由凝血功能异常、局部感染、操作损伤、高血压等原因引起。
1、压迫止血使用消毒纱布或棉球紧咬伤口30分钟,通过物理压迫促进血凝块形成。避免频繁吐口水或吮吸伤口。
2、冷敷止血冰袋外敷面部对应部位15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进行。低温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注意避免冻伤皮肤。
3、药物止血可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片、云南白药胶囊、凝血酶原复合物等止血药物。药物使用需排除禁忌症,禁止自行调整用量。
4、就医处理持续出血超过2小时或出血量较大时需立即就诊,可能与凝血功能障碍、血管损伤等因素有关,需进行缝合或电凝止血等专业处理。
术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进食过热食物及剧烈运动,保持口腔清洁可降低感染风险。若出现头晕心悸等失血症状应及时就医。
根管治疗后牙齿过短无法安装牙冠,可通过桩核修复、牙龈成形术、正畸牵引或贴面修复等方式解决。具体方案需根据牙体剩余量、牙龈状况及咬合关系综合评估。
1、桩核修复在残留牙根内植入纤维桩或金属桩增加支撑力,再行全冠修复。适用于牙根长度足够但临床牙冠过短者,需确保根管充填完善且无根尖炎症。
2、牙龈成形术通过牙周手术切除部分牙龈暴露更多牙体组织,延长临床牙冠高度。适合牙龈覆盖过多导致的牙冠过短,术后需配合临时冠保护。
3、正畸牵引使用矫治器缓慢牵拉残留牙根使其萌出,增加可用牙体长度。适用于年轻患者且牙根有足够骨支持,治疗周期较长。
4、贴面修复采用瓷贴面或树脂贴面部分覆盖牙体,避免全冠修复对牙体长度的要求。适用于咬合力较小且缺损主要在前牙区的病例。
建议及时就诊口腔修复科,通过CBCT评估牙根条件后选择个性化方案,术后注意避免咬硬物并定期复查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