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300度以下近视可通过视力训练、调整用眼习惯、佩戴矫正眼镜、使用低浓度阿托品等方式改善。近视通常由遗传因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光线不足、缺乏户外活动等原因引起。
1、视力训练:通过远近交替注视、眼球转动等训练增强睫状肌调节能力,每日坚持可延缓近视进展。
2、调整用眼习惯:保持30厘米以上阅读距离,每用眼40分钟休息5分钟,避免昏暗环境下用眼。
3、佩戴矫正眼镜:框架眼镜或角膜塑形镜可矫正屈光不正,需定期复查并根据度数变化调整镜片。
4、低浓度阿托品:0.01%阿托品滴眼液可延缓眼轴增长,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监测瞳孔反应。
建议每日保证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和叶黄素的深色蔬菜水果,定期进行视力检查。
白内障早期可通过生活干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白内障通常由年龄增长、紫外线照射、糖尿病、眼部外伤等原因引起。
1、生活干预:减少紫外线暴露,佩戴防紫外线眼镜。控制血糖水平,避免吸烟饮酒。增加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的蔬菜水果摄入。
2、药物治疗:吡诺克辛钠滴眼液、谷胱甘肽滴眼液、苄达赖氨酸滴眼液等药物可能延缓进展。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无法逆转已形成的混浊。
3、手术治疗: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是主要方式。手术时机根据视力下降程度决定,通常视力低于0.5可考虑手术。
4、定期复查:每6-12个月进行视力检查和裂隙灯检查,监测晶体混浊进展速度。出现视物模糊加重需及时就诊。
早期白内障患者应注意用眼卫生,避免强光刺激,保持规律作息,出现视力下降明显时需考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