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神科

心里焦虑不安怎么办

|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问题描述:
心里焦虑不安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林燕
林燕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副主任医师
心里焦虑不安时,可以通过调整生活作息、心理疏导、放松训练和必要的医学干预进行缓解,严重时需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帮助。以下从自我应对到医学治疗展开。
1、调整作息与生活方式
不规律的生活方式可能加重焦虑。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确保每天有足够的睡眠7-8小时,可以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从而降低焦虑水平。同时,适量运动如散步、跑步、瑜伽等对缓解焦虑非常有效,比如每天快走30分钟,可以帮助身体释放压力,增加内啡肽等有助于放松的化学物质。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酒精等刺激物,这些会影响神经系统,使焦虑症状更严重。
2、练习放松与深呼吸训练
焦虑发作时,心跳加速、呼吸变浅是常见的身体反应。学习一些放松技巧,如腹式呼吸、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可以降低身体的应激水平。当感到焦虑时,可以尝试缓慢吸气,数到“5”,然后慢慢呼气,重复5到10次,这能够让心率逐渐放缓,带来镇静效果。同时,可尝试冥想或正念练习,通过专注于自身的呼吸和当下的体验,减少对焦虑情绪的过度关注。
3、心理疏导与社交支持
与可信赖的朋友、家人分享焦虑感受,或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是缓解的有效方法。心理咨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焦虑的根源,并学习如何管理负面情绪。例如,认知行为疗法CBT是常用的心理干预手段之一,通过改变对事件的看法来降低焦虑。同时,适当的社交或参与兴趣爱好如绘画、音乐也能转移注意力,缓解心理压力。
4、必要时寻求医学帮助
当焦虑已明显影响生活和工作时,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评估。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药物或其他治疗手段加以干预。如抗焦虑药物:①SSRIs类抗抑郁剂如舍曲林、帕罗西汀;②苯二氮卓类药物如阿普唑仑;③丁螺环酮等非成瘾性抗焦虑药物。这些药物主要用于改善焦虑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副作用或药物依赖。严重者可结合心理治疗进行综合干预。
焦虑不安可能是短暂的情绪波动,也可能是焦虑症等心理疾病的表现。通过调整作息、心理调节和医学治疗,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有效缓解。当焦虑持续存在或加重时,切勿忽视,尽早咨询专业医生或心理治疗师,及时处理问题能够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情绪激动自扇耳光是不是抑郁

情绪激动自扇耳光可能是抑郁的一种表现,可通过心理疏导、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缓解。抑郁通常由遗传因素、环境压力、神经递质失衡、慢性疾病、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1、遗传因素:抑郁可能与家族遗传有关,家族中有抑郁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治疗上可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缓解症状,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物如舍曲林片50mg/次,每日一次、氟西汀胶囊20mg/次,每日一次等。 2、环境压力:长期处于高压环境可能导致情绪失控,表现为自伤行为。治疗上可通过调整生活环境、减轻压力源、进行放松训练等方式改善,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3、神经递质失衡:大脑中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水平异常可能导致情绪波动。治疗上可通过服用抗抑郁药物如帕罗西汀片20mg/次,每日一次调节神经递质水平,同时配合心理治疗。 4、慢性疾病: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等可能引发抑郁情绪。治疗上需针对原发病进行管理,如控制血糖、改善心脏功能等,同时结合抗抑郁治疗。 5、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激素类药物、降压药等可能引发抑郁症状。治疗上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更换药物或减少剂量。 日常生活中,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坚果等,有助于改善情绪。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