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血液内科

中老年人再生障碍性贫血怎么办

|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中老年人再生障碍性贫血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玲
张玲 河南省肿瘤医院 主任医师
中老年人如果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一定要到医院进行正规、系统的检查,可以根据病人的情况加强对症支持治疗。如果是病人发生严重的感染、发热,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病人出血比较严重,血小板比较少时,可以输注血小板。如果是贫血比较严重,可以有头晕、头痛、疲倦、乏力等,这个时候可以选择输入红细胞悬液,缓解病人的症状。中老年人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还可以选择使用免疫抑制剂或者是雄性激素类的药物来进行治疗,药物的使用一定要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如果是重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病人经济条件允许,年龄不是太大,也可以考虑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血压低会有什么影响

血压低可能对身体健康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包括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晕厥以及器官供血不足等问题。低血压通常由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引起,需要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或医疗干预进行改善。 1、头晕:低血压可能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症状。这种情况在突然站立或长时间站立时更为明显。建议避免快速改变体位,起床时缓慢坐起,站立前稍作停留,以减少头晕的发生。 2、乏力:低血压会影响全身血液循环,导致肌肉和器官供氧不足,从而引发乏力感。日常可通过适度运动增强心肺功能,如散步、瑜伽等,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和盐分,维持血压稳定。 3、注意力不集中:大脑供血不足会影响认知功能,导致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适当增加富含铁质和维生素B12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绿叶蔬菜等。 4、晕厥:严重低血压可能引发晕厥,尤其是在长时间站立或脱水状态下。晕厥前通常伴有头晕、视力模糊等症状。此时应立即坐下或躺下,抬高双腿,促进血液回流。若频繁发生晕厥,需及时就医。 5、器官供血不足:长期低血压可能导致心脏、肾脏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增加器官功能受损的风险。这种情况可能与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有关。若伴随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进行详细检查并接受针对性治疗。 日常饮食中可适当增加盐分摄入,如食用含盐量较高的汤类、酱菜等,但需注意控制总量。运动方面,建议选择强度适中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维持血压稳定。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病因。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