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肌酐高可能出现尿量减少、水肿、乏力、食欲减退、皮肤瘙痒等症状。肌酐升高通常与肾功能受损有关,可能由急性肾损伤、慢性肾病、尿路梗阻、药物影响、高血压肾病等因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尿量减少
肾功能下降时,肾脏滤过能力减弱,可能导致尿量明显减少或夜尿增多。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尿液颜色加深、泡沫尿等表现。这种情况需结合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评估,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尿毒清颗粒、肾衰宁片等药物辅助治疗,同时限制高钾食物摄入。
2、水肿
肌酐升高伴随水肿多发生于眼睑和下肢,与肾脏排水排钠功能减退相关。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性水肿,按压后出现凹陷。此类患者需控制每日饮水量,避免高盐饮食,医生可能根据病情开具呋塞米片、托拉塞米片等利尿剂,并监测电解质水平。
3、乏力
肾功能异常会导致毒素蓄积和贫血,引发持续性的疲劳感、活动耐力下降。可能与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不足有关,需检查血红蛋白指标。医生可能建议补充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配合琥珀酸亚铁片等铁剂改善贫血症状。
4、食欲减退
代谢废物堆积会刺激胃肠黏膜,导致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消化道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口中有尿味。这种情况需调整饮食结构,选择低蛋白易消化食物,必要时使用甲氧氯普胺片缓解呕吐症状,或药用炭片吸附肠道毒素。
5、皮肤瘙痒
肌酐升高会导致磷代谢紊乱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发皮肤干燥瘙痒,常见于背部及四肢。患者应避免抓挠,使用温和保湿剂,医生可能开具碳酸钙咀嚼片降血磷,或司维拉姆片等磷结合剂治疗。
肌酐升高患者需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每日饮水量控制在尿量加500毫升左右,选择优质低蛋白饮食如鸡蛋清、鱼肉等。避免剧烈运动和高强度劳动,注意预防感染。若出现严重水肿、呼吸困难或意识改变,应立即就医。慢性肾病患者需长期随访,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