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7次阅读
前纵隔肿瘤良恶性多数情况下可通过影像学特征和病理检查区分,主要依据肿瘤形态、生长速度、组织学特点及有无转移等指标。
1、影像特征良性肿瘤通常边界清晰、生长缓慢,CT显示均匀密度;恶性肿瘤多呈浸润性生长,边界模糊,可能伴淋巴结肿大。
2、病理检查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是金标准,良性常见胸腺瘤、畸胎瘤,恶性以淋巴瘤、胸腺癌为主,需免疫组化进一步分型。
3、生长速度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可能数年无变化;恶性肿瘤进展较快,短期内体积明显增大或出现压迫症状。
4、转移倾向良性肿瘤无转移,恶性肿瘤可能侵犯周围血管神经或远处转移,PET-CT有助于评估全身扩散情况。
发现前纵隔占位应及时就诊,通过增强CT、肿瘤标志物等综合评估,避免自行判断延误治疗时机。
子宫内膜癌FIGO是指国际妇产科联盟制定的子宫内膜癌分期系统,主要用于评估肿瘤侵犯范围及指导治疗决策。FIGO分期包括Ⅰ期(局限于子宫体)、Ⅱ期(侵犯宫颈间质)、Ⅲ期(局部或区域扩散)、Ⅳ期(远处转移)四个主要阶段。
1、Ⅰ期特点肿瘤局限于子宫体,根据肌层浸润深度分为ⅠA期(浸润<50%)和ⅠB期(浸润≥50%),五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
2、Ⅱ期标准肿瘤侵犯宫颈间质但未超出子宫,需通过病理检查确认宫颈腺体或间质受累,此阶段常需联合放化疗。
3、Ⅲ期分级分为ⅢA期(侵犯子宫浆膜或附件)、ⅢB期(阴道或宫旁转移)、ⅢC期(盆腔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治疗需手术联合辅助治疗。
4、Ⅳ期特征ⅣA期侵犯膀胱/肠黏膜,ⅣB期有远处转移包括腹腔外器官,此时以姑息治疗为主,生存率显著降低。
确诊后应及时由妇科肿瘤专科医生制定个体化方案,定期复查监测预后,保持均衡营养有助于耐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