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因做仰卧起坐引起胃部上方抽筋

| 1人回答 | 78次阅读

问题描述:
因做仰卧起坐引起胃部上方抽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因做仰卧起坐引起胃部上方抽筋可能与运动姿势不当、腹肌过度疲劳、胃肠痉挛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上腹部阵发性绞痛、肌肉紧绷感等症状。可通过调整运动方式、热敷缓解、药物干预等方式改善。

1、运动姿势不当

仰卧起坐时腰部悬空或动作过快可能导致腹直肌异常收缩,牵拉胃部周围神经。建议采用屈膝姿势,双手交叉放于胸前而非脑后,减少颈椎压力。运动前充分热身10-15分钟,重点活动腰腹部肌肉群。若已出现抽筋,应立即停止运动并缓慢伸展身体。

2、腹肌过度疲劳

短时间内重复进行仰卧起坐会使腹直肌乳酸堆积,引发反射性痉挛。初次锻炼者建议每组不超过15个,每日2-3组为宜。运动后可用40℃左右热毛巾敷于上腹部1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配合轻度按摩,以顺时针方向轻柔按压脐周区域。

3、胃肠痉挛

空腹或餐后立即运动可能刺激胃肠平滑肌痉挛。运动前1小时可少量进食易消化食物如香蕉、全麦面包。若痉挛持续,可遵医嘱使用山莨菪碱片、颠茄片等解痉药物,避免自行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加重胃肠刺激。

4、电解质紊乱

大量出汗未及时补充电解质会导致钠钾失衡,引发肌肉抽搐。运动中每20分钟补充100-200ml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日常饮食增加富含钾的土豆、菠菜及含镁的坚果类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补液盐散。

5、潜在胃肠疾病

慢性胃炎或胃食管反流患者在腹压增高时易诱发症状。此类人群应避免仰卧起坐等挤压腹部的运动,改为平板支撑等静态训练。若抽筋伴随反酸、烧心,需完善胃镜检查,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药物。

运动后出现胃部抽筋时应立即停止训练,采取腹式呼吸放松肌肉。日常注意运动强度循序渐进,避免在极端温度环境下锻炼。饮食上保持规律进食,运动前后适当补充碳水化合物。若症状反复发作或持续超过2小时,需排除消化道溃疡、胆道疾病等可能性,及时至消化内科就诊。运动计划建议咨询专业教练制定,核心肌群训练可搭配卷腹、臀桥等低冲击动作交替进行。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的认识是什么

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属于“腰痛”“痹证”范畴,其病因多与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外感风寒湿邪、跌扑损伤等因素有关。治疗上注重整体调理,强调疏通经络、补益肝肾、祛风散寒、活血化瘀等方法。 1、肝肾不足:中医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不足会导致筋骨失养,易引发腰椎间盘突出。可通过补益肝肾的中药如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调理,配合针灸、推拿疏通经络。 2、气血亏虚:气血不足会影响腰椎的濡养和修复能力,导致腰椎间盘退变。可使用补气养血的中药如八珍汤、归脾汤等,结合艾灸、拔罐等疗法改善气血运行。 3、外感风寒湿邪:风寒湿邪侵袭腰部,会导致经络阻滞、气血不畅,诱发腰椎间盘突出。可通过祛风散寒的中药如独活寄生汤、羌活胜湿汤等治疗,配合热敷、药浴等方法驱散寒湿。 4、跌扑损伤:外伤或长期劳损会导致腰椎间盘受损,引发疼痛和功能障碍。可使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如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等,结合手法复位、牵引等疗法修复损伤。 5、情志失调:长期情绪压抑或焦虑会影响肝气疏泄,导致气滞血瘀,加重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可通过疏肝理气的中药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调理,配合心理疏导改善情志状态。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强调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制定个性化方案。日常护理中,建议避免久坐久站,注意腰部保暖,适当进行如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饮食上可多食用黑豆、核桃、枸杞等补肾强筋的食物,同时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