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孕前准备 > 孕前检查

贫血常规肌酐低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80次阅读

问题描述:
贫血常规肌酐低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范芸
范芸 北京医院 主任医师

贫血常规肌酐低可能与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慢性肾病、骨髓造血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铁剂、治疗原发病等方式改善。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水平,肌酐低可能与肌肉量减少或肾功能异常相关。

1、营养不良

长期饮食不均衡导致蛋白质、铁、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摄入不足,可能引发贫血并伴随肌酐水平下降。日常需增加瘦肉、动物肝脏、深色蔬菜等富含铁和优质蛋白的食物,必要时遵医嘱服用蛋白粉或营养补充剂。严重营养不良者可能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

2、缺铁性贫血

铁缺乏影响血红蛋白合成,造成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同时因肌肉代谢减弱可能导致肌酐生成减少。可遵医嘱使用右旋糖酐铁口服液、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等铁剂,配合维生素C促进吸收。典型症状包括面色苍白、指甲脆裂等。

3、慢性肾病

肾功能不全时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可导致肾性贫血,同时肌酐排泄异常可能表现为检测值偏低。需治疗原发病,必要时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叶酸片、维生素B12注射液等药物。常伴随水肿、尿量改变等症状。

4、骨髓造血异常

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骨髓疾病会同时影响红细胞和肌酐前体物质的生成。需通过骨髓穿刺确诊,可能需使用环孢素软胶囊、司坦唑醇片等免疫抑制剂或雄激素制剂。患者多伴有出血倾向和反复感染。

5、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不足会减缓全身代谢率,导致贫血和肌酐合成减少。需检测甲状腺功能,确诊后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常伴随怕冷、体重增加、皮肤干燥等表现。

建议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肾功能指标,贫血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饮食注意荤素搭配,增加红枣、菠菜、牛肉等补铁食物摄入。若出现心悸、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需及时就医,所有药物使用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服用铁剂导致铁过载。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血常规检查未成熟粒细胞计数异常

血常规检查未成熟粒细胞计数异常可能与感染、血液系统疾病、药物反应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其他指标和临床表现综合判断。未成熟粒细胞包括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和晚幼粒细胞,其异常升高常见于骨髓造血功能活跃或受抑制状态。

1、感染因素

细菌感染是未成熟粒细胞增多的常见原因,机体为应对感染会加速粒细胞释放入血。严重感染时骨髓造血功能活跃,外周血可出现杆状核粒细胞及少量晚幼粒细胞。病毒感染通常导致淋巴细胞比例升高,但部分病毒如EB病毒也可能引起粒细胞系列异常。寄生虫感染或真菌感染病程较长时,可能刺激骨髓释放未成熟粒细胞。

2、血液系统疾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可能表现为未成熟粒细胞比例异常,常伴有病态造血现象。急性髓系白血病时外周血可见大量原始及早幼粒细胞,这是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的表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可见各阶段粒细胞增多,以中幼粒及晚幼粒细胞为主。骨髓纤维化等骨髓增殖性肿瘤也可能导致未成熟粒细胞释放入血。

3、药物影响

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刺激骨髓粒细胞释放,导致未成熟粒细胞短暂性升高。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造血生长因子会直接促进粒细胞增殖和释放。某些化疗药物在骨髓抑制恢复期可能出现一过性未成熟粒细胞增多现象。抗生素如头孢类药物治疗严重感染时,可能伴随未成熟粒细胞反应性增高。

4、组织损伤

大面积烧伤或创伤后,机体应激反应可能导致未成熟粒细胞释放增加。急性心肌梗死等重大组织损伤时,炎症反应可刺激骨髓粒细胞释放。外科大手术后1-2天内常见未成熟粒细胞轻度升高,这是正常的应激反应。肿瘤组织坏死或溶解时,可能引起类似感染的白细胞反应。

5、其他因素

妊娠中晚期可能出现生理性未成熟粒细胞轻度增多。剧烈运动后或严重应激状态下可见一过性未成熟粒细胞升高。某些遗传性疾病如先天性白细胞异常可能表现为持续性的未成熟粒细胞比例异常。长期吸烟者可能出现粒细胞系列轻度异常,包括未成熟粒细胞比例改变。

发现未成熟粒细胞计数异常应完善外周血涂片检查,观察细胞形态学特征。必要时进行骨髓穿刺检查评估造血功能,结合铁代谢、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等检测排除营养性贫血。对于持续异常者,建议血液科专科就诊,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流式细胞术、染色体分析或基因检测等进一步检查。日常应注意避免感染,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确保造血原料充足摄入,避免擅自服用可能影响造血功能的药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