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抽动症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硫必利片、盐酸可乐定片、氟哌啶醇片、阿立哌唑片、利培酮片等药物。抽动症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神经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部分患者可伴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强迫障碍等共患病。
硫必利片属于苯甲酰胺类抗精神病药,对抽动症患者的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均有改善作用。该药通过阻断多巴胺受体发挥治疗作用,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嗜睡、头晕、乏力等。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肝功能,避免与中枢神经抑制药合用。
盐酸可乐定片为中枢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可用于治疗轻至中度抽动症,尤其适用于合并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患者。该药可能引起口干、嗜睡、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长期使用后不可突然停药,需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量。
氟哌啶醇片是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对控制抽动症状效果显著,但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较高。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等不良反应,必要时可联合使用苯海索片减轻副作用。儿童使用时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
阿立哌唑片属于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多巴胺D2受体和5-HT1A受体具有部分激动作用,适用于难治性抽动症的治疗。该药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可能出现头痛、失眠、体重增加等情况,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代谢指标。
利培酮片通过拮抗多巴胺D2受体和5-HT2受体发挥治疗作用,对抽动症伴发的攻击行为、情绪障碍有改善效果。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催乳素水平升高、体重增加等,长期使用需注意监测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变化。
抽动症患者除药物治疗外,家长应帮助孩子建立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限制含咖啡因和人工添加剂的食物摄入。可配合行为疗法如习惯逆转训练,避免直接制止孩子的抽动行为。定期复诊评估病情变化,根据症状调整治疗方案,切忌自行增减药物剂量。若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