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心律失常与早搏的区别

|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问题描述:
心律失常与早搏的区别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倪新海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心律失常与早搏的主要区别在于定义范畴和临床表现。心律失常是心脏电活动异常的统称,而早搏属于心律失常的一种具体类型。

1、定义差异

心律失常指心脏搏动频率或节律的异常,包含心动过速、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多种类型。早搏特指心脏在正常节律基础上提前出现的异位搏动,医学上称为期前收缩,根据起源部位可分为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

2、症状表现

心律失常可能表现为心悸、胸闷、头晕甚至晕厥,严重者可出现血流动力学紊乱。早搏常见症状为心脏"漏跳感"或"停顿感",部分患者可能无自觉症状,仅在体检时通过心电图发现。

3、病因机制

心律失常病因包括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全身性疾病。早搏多与精神紧张、过量摄入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相关,也可能由心肌炎、冠心病等器质性病变引发。

4、检查手段

诊断心律失常需依赖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监测等检查,必要时进行电生理检查。早搏主要通过普通心电图捕捉异常波形,动态心电图可评估24小时内早搏负荷量。

5、治疗原则

心律失常治疗需根据具体类型选择药物、射频消融或起搏器植入等措施。偶发早搏若无症状通常无须治疗,频发早搏可选用美托洛尔片、普罗帕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建议存在心慌症状者避免浓茶、酒精等刺激性饮品,保持规律作息。若早搏发作频繁或伴随胸痛、气促等症状,应及时进行心脏专科评估,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可能。日常可通过心率监测手环观察心率和节律变化,但不可替代专业医疗检查。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胸外心脏按压时患者应仰卧在

胸外心脏按压时患者应仰卧在硬质平面上,头部与躯干保持同一水平线,双臂自然置于身体两侧。

胸外心脏按压是心肺复苏的关键步骤,正确的体位直接影响按压效果。患者需平躺于坚硬表面如地面、木板或急救背板上,软床或沙发会分散按压力量导致无效复苏。施救者跪于患者一侧,双掌重叠置于胸骨下半段,利用上半身重量垂直下压5-6厘米。按压时需保持患者气道开放,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垂直于地面,避免颈部过度后仰或前屈。若现场无硬质平面,可尝试将患者移至坚固支撑物上,或快速清除周围松软物品。对于疑似脊柱损伤者,搬动时需多人协作保持头颈躯干轴线稳定。

实施按压前应确保环境安全,移除患者胸腹部束缚物。持续按压过程中每2分钟轮换施救者以避免疲劳,中断时间不超过10秒。按压频率维持在100-120次/分钟,允许胸廓完全回弹。联合人工呼吸时按压与通气比为30:2,单纯按压则需持续不间断进行。抢救时注意观察患者面色、瞳孔及颈动脉搏动变化,直至专业急救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自主循环。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