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心动过缓可能会增加心梗的发生概率,但并非直接导致心梗的唯一因素。心动过缓通常由窦房结功能异常、药物影响或心肌病变等原因引起,若合并冠状动脉狭窄或血栓形成,可能诱发心梗。
心动过缓时心脏泵血效率降低,可能导致全身器官供血不足。当冠状动脉本身存在粥样硬化斑块时,血流减慢易促使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堵塞血管。部分患者会出现胸闷、乏力、头晕等症状,严重时可伴随冷汗、胸痛等心梗典型表现。临床常用阿托品注射液或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提升心率,必要时需植入心脏起搏器。硝酸甘油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可用于缓解心梗急性发作。
少数情况下,严重心动过缓可直接引发心源性休克,此时心肌严重缺血缺氧可能导致大面积梗死。需紧急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溶栓治疗。对于存在先天性长QT综合征或心肌炎后遗症的患者,心动过缓与心梗的关联性更为显著。
建议定期监测心电图和血压,避免使用β受体阻滞剂等可能加重心动过缓的药物。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度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若出现持续胸痛或意识模糊,须立即就医排查心梗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