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1次阅读
肾结石手术风险通常可控,多数情况下属于微创操作。手术风险主要与结石大小、位置、患者基础疾病及手术方式有关。
1、感染风险术后可能出现尿路感染或切口感染,术前需进行尿培养和抗生素预防。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感染概率相对较高。
2、出血风险经皮肾镜手术可能出现肾脏出血,严重时需输血或介入止血。凝血功能异常患者需提前评估纠正。
3、邻近器官损伤输尿管镜手术可能造成输尿管穿孔,经皮肾镜可能误伤胸膜或肠道。术中影像导航可有效降低该风险。
4、结石残留复杂性结石可能需分期手术,残留结石可通过体外冲击波辅助排出。术后需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
建议选择经验丰富的泌尿外科医师团队,术前完善CT尿路成像评估,术后注意多饮水并遵医嘱复查。出现发热、血尿加重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输尿管结石可通过大量饮水、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等方式治疗。输尿管结石通常由尿量不足、代谢异常、尿路感染、解剖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
1、大量饮水每日饮水量超过2000毫升有助于小结石排出,建议分次饮用温水,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导致不适。
2、药物排石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可松弛输尿管平滑肌,双氯芬酸钠缓解疼痛,枸橼酸钾调节尿液酸碱度。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直径6-20毫米的结石,通过体外产生的冲击波将结石粉碎。治疗前需完善泌尿系CT等检查评估结石位置与肾功能。
4、输尿管镜取石对于较大或嵌顿性结石,可采用输尿管硬镜或软镜配合激光碎石。术后需留置双J管2-4周防止输尿管狭窄。
结石排出后应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保持低盐低嘌呤饮食,每日保持适量运动促进代谢废物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