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5次阅读
糖尿病发生酮症酸中毒主要与胰岛素绝对缺乏、感染应激、饮食失控、药物使用不当等原因有关,需通过补液、胰岛素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方式干预。
1. 胰岛素缺乏1型糖尿病或晚期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严重不足,导致脂肪分解产生大量酮体。需持续胰岛素泵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甘精胰岛素。
2. 感染应激肺炎、尿路感染等疾病会加重胰岛素抵抗,促使酮体生成。需控制感染源,伴随发热、乏力症状时可使用头孢克肟、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
3. 饮食失控过量摄入高脂食物或长期饥饿均会加速脂肪分解。出现多饮多尿症状时应调整膳食结构,控制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在130-150克。
4. 用药不当自行停用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可能诱发急性代谢紊乱。合并呕吐、腹痛时需静脉注射胰岛素,避免使用二甲双胍、SGLT-2抑制剂等可能加重酸中毒的药物。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和尿酮体,出现呼吸深快、意识模糊等表现须立即就医,日常注意足量饮水并保持合理运动。
变异性支气管哮喘可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孟鲁司特、茶碱缓释片等药物控制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
1、布地奈德作为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可减轻气道炎症反应,适用于慢性持续期患者。可能出现声音嘶哑、口腔念珠菌感染等不良反应。
2、沙丁胺醇短效β2受体激动剂能快速缓解支气管痉挛,用于急性发作时急救。长期单独使用可能降低药物敏感性。
3、孟鲁司特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炎症介质发挥作用,特别适合合并过敏性鼻炎的哮喘患者。需注意精神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4、茶碱缓释片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扩张支气管,适用于夜间症状控制。治疗窗较窄需监测血药浓度。
日常需避免接触过敏原,注意保暖防感冒,定期复查肺功能。急性发作时应立即使用急救药物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