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1次阅读
怀孕后出现甲亢可能由妊娠一过性甲状腺毒症、格雷夫斯病、甲状腺炎、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甲状腺药物、β受体阻滞剂、放射性碘治疗、手术等方式干预。
1. 妊娠一过性甲状腺毒症妊娠早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刺激甲状腺,导致暂时性甲亢,通常伴随剧烈呕吐、心悸,无须特殊治疗,多数妊娠中期自行缓解。
2. 格雷夫斯病自身免疫抗体刺激甲状腺激素过量分泌,可能与遗传、压力等因素有关,表现为突眼、体重下降,需使用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等抗甲状腺药物。
3. 甲状腺炎孕期免疫变化诱发甲状腺破坏性炎症,与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相关,常见颈部疼痛、发热,急性期可用普萘洛尔缓解症状,避免使用放射性碘治疗。
4. 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瘤垂体肿瘤异常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导致继发性甲亢,伴随头痛、视力障碍,需通过溴隐亭药物控制或经蝶窦手术切除肿瘤。
孕期甲亢患者应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避免高碘饮食,保持情绪稳定,出现心慌、手抖等症状需及时就诊内分泌科。
怀孕期间排除胎儿畸形的主要检查包括超声检查、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羊水穿刺、绒毛活检等。
1、超声检查孕11-13周进行NT超声筛查,孕20-24周进行大排畸超声检查,可发现胎儿结构异常如心脏畸形、神经管缺陷等。
2、无创产前检测通过采集孕妇外周血检测胎儿游离DNA,可筛查21三体、18三体、13三体等染色体异常,准确率较高。
3、羊水穿刺孕16-22周进行,通过抽取羊水检测胎儿染色体核型,是诊断染色体异常的金标准,但存在流产风险。
4、绒毛活检孕10-13周进行,通过取胎盘绒毛组织进行基因检测,可早期诊断染色体疾病,同样存在流产风险。
建议孕妇定期产检,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检查项目,同时保持均衡营养,避免接触致畸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