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0次阅读
尿常规能检查出尿蛋白。尿常规检查是临床常用的尿液筛查项目,通过试纸法或显微镜检可初步检测尿液中蛋白质含量,主要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及泌尿系统健康状况。
尿常规中尿蛋白检测通常采用试纸法,通过颜色变化半定量判断蛋白含量,结果以阴性、微量、1+至4+表示。该方法灵敏度较高,可检出尿蛋白浓度超过150毫克/升的情况。当肾小球基底膜损伤、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或泌尿系统存在炎症时,尿液中蛋白质漏出量增加,尿常规可呈现阳性反应。常见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等疾病早期。
部分特殊情况可能影响检测准确性。剧烈运动、发热、脱水等生理性因素可能导致一过性蛋白尿;女性月经期阴道分泌物混入尿液可能造成假阳性;而高度稀释的尿液可能掩盖轻度蛋白尿。对于疑似病理性蛋白尿者,需进一步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或尿蛋白电泳检查明确诊断。
建议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及高蛋白饮食,留取清洁中段尿。若尿常规显示尿蛋白阳性,应结合临床症状完善肾功能、肾脏超声等检查。日常生活中需控制血压血糖,限制钠盐摄入,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定期监测尿液指标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