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急诊科

发生急性中毒如何处理

|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问题描述:
发生急性中毒如何处理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永生
张永生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发生急性中毒时,应立即停止毒物接触,确保呼吸道通畅,并迅速寻求医疗援助。针对不同中毒情况,可采取催吐、导泻或对症处置,减少毒物吸收,为抢救争取时间。
1、停止毒物接触
一旦发现急性中毒,应当迅速远离或清除毒物来源。对于吸入性中毒,例如一氧化碳中毒,应立即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流通的地方,并保持平躺状态;如果是接触性毒物如化学品,需脱去被污染的衣物,并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以降低毒物对身体的附着;发生口服毒物中毒时,应检查所误服的物质成分,以便医疗机构针对性处理。
2、催吐与洗胃
在确认中毒是由口服毒物如农药、药物过量导致时,可以在毒物摄入的1小时内尝试催吐例如用手指刺激咽喉部,但应避免强酸、强碱或石油制品中毒者催吐,以免加重食道和胃部损伤。对较严重的口服毒物中毒需在医院进行洗胃处理,同时可配合活性炭吸附剂使毒物失活,降低毒害作用。
3、对症支持治疗
抢救急性中毒患者的另一个关键步骤是维持生命体征。在送医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和心跳情况,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当患者神志清醒时可给予温水稀释毒物浓度;若患者昏迷,需谨防呕吐物堵塞呼吸道,尽量保持侧卧、安全体位,避免头部突然运动。
4、特殊解毒方案
有些毒物具有特定的解毒药。例如,误服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过量时可用乙酰半胱氨酸解毒;重金属如铅、汞中毒时,可使用螯合剂如依地酸钙钠;而某些蛇毒或昆虫毒液中毒可注射相应的抗毒血清。这些解毒药需在专业医务人员判断下施用。
急性中毒是一种危急情况,需迅速识别、及时处理。如果面对不确定的毒物来源或症状加重,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求助尤为重要,为抢救生命争取更多时间。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食物中毒吃什么药,正确的急救处理可保身体健康

食物中毒可通过口服补液盐、蒙脱石散、益生菌等药物治疗,通常由细菌、病毒、毒素污染食物引起。食物中毒患者需及时补液、止泻、调节肠道菌群,并注意饮食清淡。 1、补液治疗:食物中毒常伴随呕吐、腹泻,易导致脱水。口服补液盐可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预防脱水。建议按说明书比例溶解后分次服用,每日补充量根据脱水程度调整。 2、止泻药物: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内的毒素和病原体,减少腹泻次数。每次服用3g,每日3次,饭前服用效果更佳。注意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避免影响药效。 3、调节菌群:益生菌可恢复肠道菌群平衡,缓解腹泻症状。选择含有双歧杆菌、乳酸菌的制剂,每日服用1-2次,持续服用1周。注意避免与抗生素同时服用,以免影响益生菌活性。 4、饮食调理:食物中毒期间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生冷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少量多餐,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5、观察症状:若出现持续高热、严重脱水、血便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根据病情给予抗生素治疗,如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等,必要时进行静脉补液。 食物中毒后应多饮水,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充足休息。可适量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帮助提高免疫力。恢复期避免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预防再次中毒。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