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营养饮食 > 人群饮食 > 儿童饮食

怎么判定为缺铁性贫血呢

|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问题描述:
怎么判定为缺铁性贫血呢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健鹏
陈健鹏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铁元素不足,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从而引发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要判断是否患有缺铁性贫血,可以通过观察症状、体征和进行实验室检查来综合判断。常见的症状包括乏力、头晕、耳鸣等,而体征可能表现为面色苍白、舌乳头萎缩等。实验室检查则是确诊的关键,通过血液和骨髓的分析,可以明确缺铁性贫血的存在。
1、症状观察:缺铁性贫血的患者通常会感到疲倦无力,头晕目眩,甚至耳鸣和心悸。这些症状是由于血红蛋白不足,导致身体无法有效运输氧气到各个组织器官。部分患者可能还会发现皮肤变得干燥,头发失去光泽,这些都是缺铁的表现。
2、体征检查:在体征方面,患者可能会出现面色苍白,这是一种明显的贫血表现。舌头上的乳头可能会萎缩,指甲床变薄,严重时还可能出现肝脾肿大和淋巴结肿大。这些体征可以通过简单的体检来发现。
3、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金标准。通过血液检查,可以发现红细胞体积减小,平均红细胞容积(MCV)低于80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低于27pg等指标异常。骨髓检查则可以显示铁染色减少或消失,这些都是缺铁性贫血的直接证据。
确诊缺铁性贫血后,治疗的关键是去除病因和进行对症治疗。去除病因可能涉及治疗慢性失血或改善营养状况,而对症治疗则包括补充铁剂和维生素B12等。日常生活中,保持饮食均衡是预防和改善缺铁性贫血的重要措施。多吃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和瘦肉,同时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猕猴桃和西红柿,以促进铁的吸收。
缺铁性贫血虽然常见,但通过合理的饮食和及时的医疗干预,是完全可以改善的。关注身体的变化,及时就医,才能更好地管理健康。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孩缺铁性贫血的危害有哪些症状

小孩缺铁性贫血可能出现皮肤苍白、乏力、食欲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异食癖等症状。缺铁性贫血主要是由于体内铁元素不足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进而影响氧气运输能力。

1、皮肤苍白

缺铁性贫血会导致血红蛋白含量降低,使得皮肤、黏膜等部位颜色变浅。患儿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口唇及眼睑结膜颜色变淡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指甲床也会呈现苍白色。家长需观察孩子皮肤颜色变化,及时就医检查血常规。

2、乏力

由于血红蛋白减少导致组织供氧不足,患儿容易感到疲倦、乏力。轻度贫血可能表现为活动后容易疲劳,重度贫血则可能出现安静状态下也感到无力。这种症状会影响孩子的日常活动和生长发育,家长需注意孩子体力变化情况。

3、食欲减退

缺铁会影响消化系统功能,导致患儿出现食欲下降、厌食等症状。长期食欲不振可能进一步加重营养不良和贫血程度。部分患儿可能伴有舌炎、口角炎等口腔病变。家长应鼓励孩子少量多餐,选择富含铁质的食物。

4、注意力不集中

大脑缺氧会影响神经系统功能,患儿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成绩下降等表现。这些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是行为问题或学习障碍。家长发现孩子出现这些变化时,应考虑贫血可能并及时就医检查。

5、异食癖

部分缺铁性贫血患儿会出现异食癖,表现为喜欢吃泥土、墙皮、纸张等非食物物质。这种行为可能与铁缺乏导致味觉改变有关。异食癖不仅影响营养吸收,还可能引起消化道问题。家长发现此类异常行为应及时带孩子就医。

对于缺铁性贫血患儿,家长应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铁质的食物如红肉、动物肝脏、蛋黄等摄入。同时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以促进铁吸收。避免让孩子大量饮用牛奶或茶类饮品,这些会影响铁的吸收。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监测血红蛋白水平变化。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不要自行使用补铁药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