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智齿是第三磨牙,通常在17-25岁萌出,常见危害有阻生、龋齿、牙周炎、邻牙损伤等。
1. 阻生:智齿萌出空间不足导致横向或斜向生长,可能引发牙龈肿痛,需通过口腔外科手术拔除。
2. 龋齿:智齿位置靠后难以清洁,易发生蛀牙,表现为牙齿黑斑或敏感,严重时需根管治疗或拔除。
3. 牙周炎:部分萌出的智齿与牙龈形成盲袋,食物残渣滞留引发炎症,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需局部冲洗或拔牙。
4. 邻牙损伤:倾斜生长的智齿长期压迫第二磨牙,可能导致邻牙牙根吸收或移位,需尽早拔除预防并发症。
建议每年进行口腔检查,出现智齿相关症状时及时就诊,日常使用含氟牙膏和牙线加强清洁。
后槽牙牙龈肉肿多数情况下可以自愈,通常由牙龈炎、食物嵌塞、智齿冠周炎或牙周脓肿引起。
1. 牙龈炎口腔清洁不足导致菌斑堆积刺激牙龈,表现为红肿出血。建议使用软毛牙刷清洁,配合氯己定含漱液、过氧化氢溶液漱口,必要时口服甲硝唑。
2. 食物嵌塞牙缝残留食物压迫牙龈引发肿胀。可用牙线清除嵌塞物,局部涂抹碘甘油消炎,避免用牙签损伤牙龈。
3. 智齿冠周炎阻生智齿周围牙龈形成盲袋积存细菌,伴随张口受限和疼痛。需用头孢克洛联合甲硝唑抗感染,急性期后评估拔牙指征。
4. 牙周脓肿牙周袋深部感染化脓导致波动性肿痛。需行脓肿切开引流,配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口服,彻底牙周治疗控制病灶。
日常用温盐水漱口缓解肿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若3天未缓解或伴随发热需及时口腔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