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2次阅读
牙结石可通过观察牙齿表面黄色或棕色沉积物、牙龈出血、持续性口臭、牙齿松动等症状初步判断。
1、牙齿沉积物牙结石常表现为牙齿内侧或牙龈边缘的硬质黄褐色沉积,使用舌尖触碰有粗糙感,普通刷牙无法清除。
2、牙龈出血牙结石刺激牙龈会导致刷牙或进食时易出血,可能伴有牙龈红肿,这是牙龈炎的典型表现。
3、持续性口臭牙结石堆积处易滋生细菌,分解食物残渣产生硫化物,即使清洁口腔后仍有顽固性异味。
4、牙齿松动长期未处理的牙结石可能破坏牙周组织,导致牙齿支撑力下降,出现移位或松动现象。
建议每半年进行专业口腔检查,日常使用巴氏刷牙法并配合牙线清洁,减少吸烟及高糖饮食有助于预防牙结石形成。
下门牙松动通常建议自然脱落,除非伴有严重感染或影响恒牙生长。处理方式主要与松动原因、疼痛程度、年龄因素及牙周健康状况有关。
1. 自然脱落优势乳牙自然脱落可保留牙槽骨完整性,减少创伤,多数儿童乳牙松动属于正常替牙过程,家长需观察是否伴有恒牙萌出迹象。
2. 拔牙适应症当松动牙引发反复牙龈脓肿、阻碍恒牙正常萌出或导致剧烈疼痛时,可能与牙周炎、外伤或龋齿有关,需口腔科医生评估后拔除。
3. 年龄因素儿童替牙期(6-12岁)优先等待自动脱落,中老年人牙松动多与牙周病有关,可能需牙周治疗而非直接拔除。
4. 感染风险严重松动伴牙龈红肿出血时,可能需预防性使用阿莫西林、甲硝唑等抗生素,但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日常建议用软毛牙刷清洁松动牙,避免啃咬硬物,定期口腔检查可评估牙齿保留价值,必要时拍摄牙片明确牙根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