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1次阅读
肠息肉术后小便带血可能与手术操作、导尿管使用或泌尿系统感染有关,需警惕泌尿系统损伤或炎症。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原因。
肠息肉切除术通常通过肠镜进行,手术器械可能对邻近的尿道或膀胱造成机械性刺激,尤其是息肉位于直肠或乙状结肠时。术后短期出现轻微血尿可能与导尿管插入时的黏膜损伤有关,通常1-2天内自行缓解。若血尿伴随尿频、尿急或排尿疼痛,需考虑泌尿系统感染,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等肠道菌群,此时需进行尿常规和尿培养检查。少数情况下,电凝止血的热传导可能波及膀胱壁,导致局部组织损伤出血,这种情况多表现为持续性血尿。
术后持续出血超过48小时、出现血块或伴有发热、腰痛时,可能存在严重并发症如膀胱穿孔或输尿管损伤。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更易发生术后出血,术前未规范停药会加重出血风险。泌尿系统结石或肿瘤患者也可能因手术刺激诱发血尿,需通过泌尿系超声或CT进一步鉴别。
术后应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避免憋尿和剧烈运动。观察尿液颜色变化,记录出血持续时间和伴随症状。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预防感染,必要时采用酚磺乙胺注射液止血。若出血加重或出现头晕等贫血表现,须立即返院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