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1次阅读
房室传导阻滞可分为一度、二度Ⅰ型、二度Ⅱ型和三度四种类型,记忆口诀为“一延二落三全停”。一度表现为PR间期延长;二度Ⅰ型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QRS波脱落;二度Ⅱ型PR间期固定伴间歇性QRS波脱落;三度则出现心房与心室电活动完全分离。
1、一度阻滞
PR间期超过0.20秒,但每个心房激动均能下传至心室。常见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心肌炎或药物作用,心电图显示PR间期均匀延长,无QRS波脱落。患者多无症状,若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需监测心肌酶谱,慢性情况可定期随访。
2、二度Ⅰ型
又称文氏现象,PR间期逐次延长直至QRS波群脱落,形成3:2或4:3下传比例。多见于房室结功能异常,典型表现为心悸或漏搏感。急性发作时需排查电解质紊乱,慢性患者若无症状可不干预,症状明显者可试用阿托品片或氨茶碱片。
3、二度Ⅱ型
PR间期固定不变但间歇性出现QRS波脱落,常呈2:1或3:1下传。多提示希氏束以下传导系统病变,易进展为三度阻滞。心电图显示窄QRS波群突然缺失,需警惕晕厥风险。建议安装临时起搏器,必要时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4、三度阻滞
心房与心室电活动完全分离,心室率多低于40次/分。常见于心肌梗死、心肌病等器质性病变,表现为阿-斯综合征或心力衰竭。心电图示P波与QRS波无固定关系,需紧急使用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维持心率,并限期行永久起搏器植入。
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及情绪激动,定期复查动态心电图。服用β受体阻滞剂等可能加重传导阻滞的药物时需严格遵医嘱,出现头晕、黑朦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合并高血压或冠心病者需控制原发病,限制钠盐摄入并保持规律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