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容易急性肠胃炎是怎么回事吃什么药

| 1人回答 | 37次阅读

问题描述:
容易急性肠胃炎是怎么回事吃什么药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禚洪庆
禚洪庆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容易急性胃肠炎可能与饮食不洁、病原体感染、药物刺激、免疫力低下、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盐酸洛哌丁胺胶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诺氟沙星胶囊、口服补液盐散等药物。急性胃肠炎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需结合病因针对性治疗。

1、饮食不洁

食用变质或受污染食物可能引发急性胃肠炎,常见于进食生冷海鲜、未洗净蔬果或隔夜饭菜。症状以突发腹痛、水样便为主,可伴有低热。治疗需立即停止可疑食物摄入,轻症可通过禁食、补液缓解,严重时需用蒙脱石散吸附毒素,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菌群。

2、病原体感染

细菌或病毒感染是急性胃肠炎主要病因,如沙门氏菌、轮状病毒等。典型表现为频繁呕吐、发热及蛋花样便。诺氟沙星胶囊可用于细菌感染,轮状病毒感染者则需口服补液盐散预防脱水,避免使用止泻药以免抑制病原体排出。

3、药物刺激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或抗生素可能损伤胃肠黏膜,导致药物性胃肠炎。症状多为隐痛伴黏液便。需停用致病药物,使用铝碳酸镁片保护黏膜,严重腹泻时可短期应用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控制症状,同时补充益生菌恢复肠道微生态。

4、免疫力低下

糖尿病、艾滋病等患者因免疫功能缺陷更易发生胃肠炎,病程常迁延不愈。除常规治疗外,需积极控制原发病,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可长期使用以增强肠道屏障功能,避免滥用抗生素加重菌群失调。

5、慢性疾病

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慢性肠病易反复诱发急性发作,表现为腹痛加重、血便。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原有治疗方案,急性期可短期使用蒙脱石散缓解腹泻,配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控制炎症,避免自行服用止泻药掩盖病情。

急性胃肠炎恢复期应选择低脂少渣饮食,如米汤、蒸苹果等,逐步过渡至正常饮食。避免辛辣、乳制品及高纤维食物。注意餐具消毒与手卫生,腹泻期间每4小时监测体温与脱水体征。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或意识模糊,须立即就医。慢性病患者及婴幼儿出现症状建议尽早就诊,避免延误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成人肠胃炎怎么调理才会好得快呢

成人胃肠炎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适当休息、药物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改善。胃肠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饮食不当、药物刺激、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胃肠炎发作期间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避免辛辣刺激、油腻、生冷食物。少量多餐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可适量食用苹果、香蕉等低纤维水果。急性期可短暂禁食,待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饮食。

2、补充水分

腹泻呕吐会导致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需要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或淡盐水,预防脱水。每日饮水量应达到2000毫升以上,可分次少量饮用温水。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咖啡、酒精等可能刺激胃肠的饮品。

3、适当休息

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有助于身体恢复。保持腹部保暖,可使用热水袋热敷缓解腹痛。恢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

4、药物治疗

细菌性胃肠炎可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胶囊、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病毒感染以对症治疗为主,可使用口服补液盐、蒙脱石散等缓解症状。用药期间需注意药物不良反应,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5、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胃肠炎多因脾胃虚弱、湿热内蕴所致,可选用藿香正气水、保济丸等中成药调理。艾灸足三里、中脘等穴位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恢复期可适量食用山药、薏苡仁等健脾食物,避免生冷伤胃。

胃肠炎恢复期间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若出现高热不退、严重脱水、血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日常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进食不洁食物,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适当锻炼增强体质,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预防胃肠炎复发。症状完全消失后1-2周内仍需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胃肠功能未完全恢复时再次受到刺激。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