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急性胰腺炎的症状是什么?

|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问题描述:
急性胰腺炎的症状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急性胰腺炎的症状主要有上腹剧痛、恶心呕吐、发热、腹胀、黄疸等。急性胰腺炎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疾病,可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和重症急性胰腺炎。

1、上腹剧痛

上腹剧痛是急性胰腺炎最典型的症状,疼痛多位于中上腹部,可向腰背部放射,呈持续性钝痛或刀割样痛,弯腰或前倾坐位可减轻疼痛。疼痛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轻症患者疼痛较轻,重症患者疼痛剧烈且难以忍受。疼痛通常突然发作,进食后加重,尤其是高脂饮食后。

2、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是急性胰腺炎的常见伴随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呕吐胆汁。呕吐后腹痛多不缓解,这与胃肠炎不同。呕吐频繁者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加重病情。呕吐的发生与胰腺炎症刺激腹腔神经丛、胃肠道功能紊乱有关。

3、发热

急性胰腺炎患者可出现发热,体温多在38-39℃之间,由胰腺坏死组织吸收或继发感染引起。轻症患者发热较低且持续时间短,重症患者可出现高热不退。若体温超过39℃或持续发热,提示可能存在胰腺坏死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4、腹胀

腹胀是急性胰腺炎的常见症状,由肠麻痹、腹腔积液或胰腺周围炎症引起。患者可感到腹部胀满不适,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严重腹胀可影响呼吸,导致呼吸困难。腹胀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重症患者腹胀更为明显。

5、黄疸

部分急性胰腺炎患者可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黄疸多由胰头水肿压迫胆总管或合并胆总管结石引起。黄疸的出现提示可能存在胆源性胰腺炎或并发症,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

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禁食禁水,减轻胰腺负担,避免病情加重。恢复期应从流质饮食开始,逐步过渡到低脂饮食,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控制血脂血糖,定期复查胰腺功能。若出现持续剧烈腹痛、高热不退、意识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防止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大便淡黄是怎么回事

大便淡黄可能由饮食因素、胆汁分泌异常、肠道菌群失调、乳糜泻、胆道梗阻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益生菌、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1. 饮食因素

摄入过多胡萝卜、南瓜、红薯等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可能导致大便颜色变浅。牛奶或豆制品过量也可能使粪便呈现淡黄色。这类情况无须特殊治疗,减少相关食物摄入后2-3天即可恢复正常。观察是否伴有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必要时可暂时改为低脂饮食。

2. 胆汁分泌异常

胆汁分泌减少可能与肝炎、胆囊炎等疾病有关,通常表现为粪便颜色变浅伴皮肤发黄。胆汁中的胆红素是粪便主要色素来源,分泌不足会导致色素沉积减少。可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片、茵栀黄颗粒等利胆药物,同时需完善肝功能检查和腹部超声。

3. 肠道菌群失调

长期使用抗生素或胃肠功能紊乱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衡,影响胆红素代谢。常伴随腹泻、腹胀等症状。可选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微生态制剂调节,配合低渣饮食。症状持续超过1周建议进行粪便常规检查。

4. 乳糜泻

麸质不耐受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导致脂肪泻,粪便呈淡黄色且有油脂光泽。通常伴有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等症状。确诊需进行血清学检测和小肠活检,治疗需严格采用无麸质饮食,必要时补充维生素D滴剂和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

5. 胆道梗阻

胆管结石、肿瘤等导致胆道阻塞时,粪便可能呈现陶土样淡黄色。多伴随皮肤瘙痒、右上腹痛等症状。需通过MRCP或ERCP明确诊断,可选用消炎利胆片缓解症状,严重者需行胆总管探查术等手术治疗。出现巩膜黄染需立即就医。

建议保持饮食均衡,避免暴饮暴食,适量补充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出现持续3天以上的大便颜色异常,或伴有发热、腹痛等症状时,应及时进行粪便常规、血常规和腹部影像学检查。日常可记录排便情况和饮食内容,帮助医生判断病因。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变化,深黄色尿液伴随浅色粪便往往提示肝胆问题。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