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3次阅读
胃癌广泛转移可通过姑息性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疼痛管理等方式缓解症状。胃癌广泛转移通常由肿瘤细胞侵袭淋巴系统、血行播散、腹膜种植转移、器官特异性转移等原因引起。
1、姑息性化疗: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可控制肿瘤生长,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能延缓转移灶进展,替吉奥胶囊适用于亚洲患者。化疗期间需监测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
2、靶向治疗:曲妥珠单抗适用于HER-2阳性患者,雷莫芦单抗可抑制血管生成,阿帕替尼针对VEGFR-2靶点。治疗前需进行基因检测确认靶点表达。
3、免疫治疗:帕博利珠单抗通过PD-1阻断激活T细胞,纳武利尤单抗适用于微卫星不稳定型肿瘤,信迪利单抗可改善生存期。可能出现免疫相关性肺炎或结肠炎。
4、疼痛管理:吗啡缓释片控制中重度疼痛,芬太尼透皮贴剂适用于吞咽困难患者,加巴喷丁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需阶梯给药并预防便秘副作用。
建议采用高蛋白流质饮食维持营养,定期评估生活质量指数,疼痛评分超过4分需及时调整镇痛方案,保持半卧位减轻腹腔压迫症状。
胃癌分期主要分为Ⅰ期(早期)、Ⅱ期(局部进展期)、Ⅲ期(局部晚期)和Ⅳ期(转移期),分期依据包括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范围和远处转移情况。
1、Ⅰ期:肿瘤局限于胃黏膜或黏膜下层,无淋巴结转移或仅有1-2个区域淋巴结微转移,5年生存率较高。
2、Ⅱ期:肿瘤侵犯肌层或浆膜下层,伴有3-6个区域淋巴结转移,但未突破胃壁全层。
3、Ⅲ期:肿瘤穿透浆膜层或侵犯邻近器官,伴有7个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可能出现血管神经侵犯。
4、Ⅳ期:肿瘤发生远处转移至肝脏、腹膜等器官,或出现非区域淋巴结转移,属于终末期。
胃癌分期需结合胃镜、CT、PET-CT等检查综合评估,建议确诊后由多学科团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