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胃癌是如何发生的

|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问题描述:
胃癌是如何发生的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健鹏
陈健鹏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胃癌的发生可能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高盐饮食、胃部慢性疾病、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胃镜检查、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干预。

1、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会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慢性胃炎甚至癌变。根治需采用四联疗法,常用药物包括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枸橼酸铋钾。

2、高盐饮食刺激

长期摄入腌制品等高盐食物会损伤胃黏膜上皮细胞。建议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内,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C。

3、慢性胃部病变

可能与胃溃疡、萎缩性胃炎等疾病有关,通常表现为上腹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状。需定期胃镜监测,药物可选用雷贝拉唑、铝碳酸镁等。

4、遗传易感因素

约10%胃癌患者存在家族聚集性。建议直系亲属定期筛查,基因检测可发现CDH1等突变基因。

日常需戒烟限酒,避免食用霉变食物,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2-3年进行胃镜检查。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胃癌分期是怎样的

胃癌分期主要分为Ⅰ期(早期)、Ⅱ期(局部进展期)、Ⅲ期(局部晚期)和Ⅳ期(转移期),分期依据包括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范围和远处转移情况。

1、Ⅰ期:

肿瘤局限于胃黏膜或黏膜下层,无淋巴结转移或仅有1-2个区域淋巴结微转移,5年生存率较高。

2、Ⅱ期:

肿瘤侵犯肌层或浆膜下层,伴有3-6个区域淋巴结转移,但未突破胃壁全层。

3、Ⅲ期:

肿瘤穿透浆膜层或侵犯邻近器官,伴有7个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可能出现血管神经侵犯。

4、Ⅳ期:

肿瘤发生远处转移至肝脏、腹膜等器官,或出现非区域淋巴结转移,属于终末期。

胃癌分期需结合胃镜、CT、PET-CT等检查综合评估,建议确诊后由多学科团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