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泌尿外科

中医能排肾结石吗?

| 1人回答 | 93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中医能排肾结石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海泉
王海泉 山东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中医可以辅助治疗肾结石,但无法直接排出结石。肾结石的治疗方式主要有中药排石、针灸疗法、运动辅助、饮食调理、体外碎石等。建议结石直径小于6毫米且无严重梗阻时尝试中医干预,超过6毫米或伴随感染、肾功能损害时需结合西医治疗。

1、中药排石

金钱草颗粒、排石颗粒等中成药可通过利尿通淋作用促进小结石排出。适用于湿热蕴结型结石,表现为腰腹绞痛、小便黄赤。需配合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但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利尿类中药。

2、针灸疗法

针刺肾俞、膀胱俞等穴位可缓解肾绞痛,电针刺激能增强输尿管蠕动频率。需由专业医师操作,每周治疗3次,连续2周为1疗程。急性发作期禁用腹部穴位强刺激。

3、运动辅助

跳绳、爬楼梯等垂直运动利用重力作用帮助结石下移。建议每日运动30分钟,需避开剧烈疼痛期。输尿管末端结石可采用倒立体位辅助排石。

4、饮食调理

草酸钙结石患者需限制菠菜、浓茶等高草酸食物,尿酸结石应减少动物内脏摄入。每日柠檬水300毫升可碱化尿液,但胃溃疡患者禁用。

5、体外碎石

对于顽固性结石,中医医院可开展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需配合中药巩固防止复发,术后可能出现血尿、肾周血肿等并发症,孕妇及凝血障碍者禁忌。

肾结石患者应保持每日尿量2000毫升以上,避免久坐憋尿。定期复查B超监测结石位置变化,若出现持续腰痛、发热、无尿等症状需立即就医。中医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调整方案,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延长疗程。结石成分分析对预防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尿黄有异味很黄怎么办

尿黄有异味可通过调整饮水、改善饮食、排查药物影响、治疗泌尿系统感染、控制肝胆疾病等方式处理。尿黄有异味可能与脱水、食物色素、药物代谢、尿路感染、肝胆异常等原因有关。

1、调整饮水

每日饮水量不足会导致尿液浓缩,尿胆原浓度升高,使颜色加深并伴有氨味。建议成人每日饮用1500-2000毫升水,分次少量饮用。观察尿液颜色应为淡黄色,若持续深黄需结合其他症状判断。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肾脏负担。

2、改善饮食

摄入过多胡萝卜、维生素B2等含色素食物会使尿液暂时性变黄。高蛋白饮食代谢后尿素增加可能产生异味。建议保持饮食均衡,减少人工色素食品,增加新鲜蔬菜水果。食用芦笋等含硫氨基酸食物后出现的特殊气味通常24小时内自行消失。

3、排查药物影响

维生素B2片、利福平胶囊、呋喃妥因肠溶片等药物代谢产物可使尿液呈橙黄色。部分抗生素如甲硝唑片可能改变尿液气味。若怀疑药物导致,可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禁止自行停药。用药期间建议记录尿液变化情况。

4、治疗泌尿系统感染

膀胱炎或尿道炎可能导致尿液浑浊发黄及腐败味,多伴随尿频尿痛。可能与细菌感染、尿路梗阻等因素有关。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菌药物。治疗期间需保持会阴清洁,避免憋尿。

5、控制肝胆疾病

胆红素尿常见于肝炎、胆管结石,尿液呈深黄色伴褐色泡沫。可能与肝细胞损伤、胆管阻塞有关,常伴随皮肤黄染。需完善肝功能检查,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水飞蓟宾胶囊等保肝药物。禁止饮酒,限制高脂饮食。

持续3天以上尿黄异味或伴随发热、腹痛需及时泌尿外科就诊。日常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变化规律,避免长时间忍尿。建议每年进行尿常规和肝胆超声检查,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保持适度运动促进代谢,但高温环境下需及时补充电解质。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