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预防视神经疾病可通过控制全身性疾病、避免视神经损伤、科学用眼、定期眼科检查等方式实现。视神经疾病可能与青光眼、视神经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遗传因素等有关。
1、控制全身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可能导致视神经供血不足,需规律监测血糖血压,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胰岛素、氨氯地平等药物控制基础疾病。
2、避免损伤头部外伤或眼部手术可能直接损伤视神经,从事高危活动时应佩戴防护装备,避免眼部撞击,必要时使用甲钴胺、鼠神经生长因子等神经营养药物。
3、科学用眼长期用眼过度可能导致视疲劳,建议每用眼40分钟休息10分钟,保持30厘米阅读距离,室内光照需达到300勒克斯以上。
4、定期检查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眼底照相、视野检查等筛查,早期发现青光眼等疾病时可使用布林佐胺滴眼液、拉坦前列素滴眼液等控制眼压。
日常可适量补充蓝莓、胡萝卜、深海鱼等富含花青素和维生素A的食物,避免吸烟及过量饮酒,出现突发视力下降需立即就医。
小学生黑眼圈可通过调整作息、热敷按摩、补充营养、就医排查等方式改善,通常由睡眠不足、用眼过度、营养不良、过敏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调整作息保证每日9-11小时睡眠,避免睡前使用电子产品。家长需监督孩子21点前入睡,午间可安排30分钟小憩。
2、热敷按摩用40℃温热毛巾敷眼周5分钟,配合轻柔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家长需帮助低龄儿童操作,每日重复进行1-2次。
3、补充营养增加富含维生素K的西蓝花、菠菜等深色蔬菜,适量摄入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贫血儿童可遵医嘱补充铁剂。
4、就医排查持续性黑眼圈伴鼻塞瘙痒需排查过敏性鼻炎,眼周青紫需检查凝血功能。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
避免让孩子揉搓眼睛,每天保证1小时户外活动,定期检查视力状况有助于预防黑眼圈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