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鼻外伤肿胀多久才会好

| 1人回答 | 77次阅读

问题描述:
鼻外伤肿胀多久才会好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立红
张立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鼻外伤肿胀一般需要3-14天恢复,具体时间与损伤程度、个人体质及护理措施有关。

鼻部软组织挫伤或轻微裂伤引起的肿胀,通常3-7天可逐渐消退。此时局部毛细血管破裂导致淤血,但未伤及鼻骨或软骨结构。冷敷可减少初期出血和渗出,48小时后转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避免按压或揉搓鼻部,防止二次损伤。若伴随表皮擦伤,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防止感染。多数情况下肿胀会随淤血吸收自然缓解。鼻黏膜轻微水肿时,可通过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减轻不适。睡眠时抬高头部有助于减轻局部充血。恢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或高温环境,减少血管扩张风险。饮食上增加维生素C和蛋白质摄入,帮助组织修复。

若存在鼻骨骨折或严重软组织损伤,肿胀可能持续7-14天甚至更久。骨折导致的炎症反应会使肿胀程度加重,可能伴随鼻梁畸形或持续性疼痛。此类情况需通过鼻部CT明确损伤范围,必要时行鼻骨复位术。术后需使用鼻夹板固定1-2周,期间肿胀消退速度较慢。合并鼻中隔血肿时需及时引流,否则可能引发感染或软骨坏死。老年人或糖尿病患者血液循环较差,肿胀消退时间可能延长。反复擤鼻涕或外力碰撞会延缓恢复进程。若14天后肿胀未减轻或出现发热、脓性分泌物,需警惕继发感染。

鼻外伤后24小时内应冰敷患处,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恢复期保持环境湿度,减少鼻腔干燥。若肿胀伴随呼吸困难、视力改变或持续头痛,应立即就医排查并发症。日常防护建议佩戴运动护具,降低外伤风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内耳眩晕症对症治疗的药物有哪些

内耳眩晕症对症治疗的药物主要有倍他司汀、地芬尼多、氟桂利嗪、甲磺酸倍他司汀等,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因选择合适药物。

1、倍他司汀

倍他司汀可改善内耳微循环,缓解眩晕症状,适用于梅尼埃病等内耳疾病引起的眩晕,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2、地芬尼多

地芬尼多通过抑制前庭神经活动减轻眩晕感,对运动病和周围性眩晕有效,需注意可能引起口干、嗜睡等副作用。

3、氟桂利嗪

氟桂利嗪为钙通道阻滞剂,能扩张血管改善内耳供血,适用于血管性眩晕,长期使用需监测锥体外系反应。

4、甲磺酸倍他司汀

甲磺酸倍他司汀是倍他司汀的前体药物,生物利用度更高,对前庭性眩晕疗效显著,肝功能不全者需慎用。

眩晕发作期间应保持安静卧位,避免头部剧烈运动,饮食宜清淡少盐,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复诊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