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兆如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老年人听神经瘤是一种由听神经周围的施万细胞异常增生引起的良性肿瘤,可能导致听力下降、头晕、耳鸣等症状。其病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环境暴露、年龄相关变化等,治疗可采取手术切除、放射治疗或定期随访监测。
1、遗传因素:对于听神经瘤,遗传性疾病——如神经纤维瘤病2型NF2——是一种高危因素。这是由NF2基因突变导致,虽然这种情况较为罕见,但在有家族病史的老年人中更需要警惕。如果家族中有类似病史,建议在发病初期进行早期筛查。
2、环境因素:长期接触高强度的噪声,以及使用可能产生轻微辐射的电子设备,如手机等,也可能会增加患病风险。另外,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过量等,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3、生理因素:年龄是听神经瘤的高发风险,随着年龄增长,听神经组织逐渐退化,细胞分裂异常的可能性增加。老年人需要尤其注意听力的改变,定期进行听力检查。
4、病理机制:听神经瘤生长缓慢,通常起初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肿瘤增大,会压迫周围的神经,导致耳鸣、听力下降、持续性的头痛或头晕。在更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出现面部麻木、吞咽困难等症状。
5、治疗方法:治疗方式主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患者健康状况决定。
手术切除:适用于中大型的听神经瘤,常用的方法包括经迷路入路、经乙状窦入路等,可以彻底清除肿瘤。
放射治疗:如伽马刀治疗适用于不适合手术的患者,可抑制肿瘤生长。
定期随访:对于生长缓慢、无明显症状的患者,可采取保守观察,密切监测肿瘤变化。
老年人若出现听力下降、耳鸣或头晕等症状,应及早就医检查,以明确是否患有听神经瘤或其他耳部疾病。及时采取科学的治疗和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控制疾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