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一岁宝宝拉肚子导致发烧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物理降温、遵医嘱用药、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拉肚子伴随发烧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不当、过敏反应、中暑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减少乳糖或难消化食物的摄入,改用无乳糖配方奶粉或米汤等流质食物。暂停添加新辅食,避免加重胃肠负担。母乳喂养可继续,但母亲需避免进食生冷、油腻食物。少量多餐喂养,每次喂食量减少一半,间隔时间缩短为2-3小时。
2、补充水分
使用口服补液盐散兑温水喂养,预防脱水。每10-15分钟喂5-10毫升补液盐,24小时总量按50-100毫升/公斤体重补充。可配合苹果汁、米汤等补充电解质。观察排尿量,若4小时无排尿需立即就医。避免直接饮用白开水或含糖饮料。
3、物理降温
体温低于38.5℃时采用温水擦浴,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保持室温25-28℃,减少衣物包裹。使用退热贴敷贴额头,每4小时更换一次。禁止酒精擦浴或冰敷。监测体温变化,每2小时测量记录一次。
4、遵医嘱用药
细菌感染可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颗粒等抗生素。病毒感染可选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发热超过38.5℃时按医嘱服用布洛芬混悬滴剂或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禁止自行使用止泻药或退烧药。
5、及时就医
出现血便、持续呕吐、嗜睡、囟门凹陷等脱水症状需急诊。发热超过3天或体温反复超过39℃应就诊。便常规、血常规检查可明确感染类型。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治疗。记录腹泻次数、性状及体温变化供医生参考。
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氧化锌软膏。餐具奶瓶每日煮沸消毒,护理人员需规范洗手。恢复期逐渐增加米粉、土豆泥等低渣食物。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尿量和皮肤弹性。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防止交叉感染。症状缓解后仍需遵医嘱完成疗程,定期复查便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