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7次阅读
登革热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传播途径包括蚊媒叮咬、母婴垂直传播、血液传播及器官移植传播。
1、蚊媒叮咬:感染者被病媒蚊叮咬后,病毒在蚊体内繁殖,再通过叮咬健康人传播。防蚊措施包括使用驱蚊剂、安装纱窗及清除积水。
2、母婴传播:孕妇感染登革热可能通过胎盘或分娩传染给胎儿。孕期需加强防蚊,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3、血液传播:输入被登革热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可能导致感染。输血前应严格筛查供血者健康状况。
4、器官移植:移植携带病毒的器官可能引发感染。器官移植前需对供体进行传染病检测。
预防重点在于防蚊灭蚊,出现突发高热、头痛等症状需及时就诊,避免到疫区活动时做好防护措施。
乙肝携带者可以生育小孩,但需通过母婴阻断措施降低传播风险,主要方法有孕前评估、产前抗病毒治疗、新生儿免疫接种。
1、孕前评估:建议孕前检查乙肝病毒载量和肝功能,若病毒活跃需先抗病毒治疗至稳定期,可遵医嘱使用替诺福韦或恩替卡韦等药物控制病毒复制。
2、产期干预:妊娠晚期病毒载量高时需进行抗病毒治疗,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阻断率可达90%以上。
3、喂养方式:乳头无破损时可母乳喂养,若病毒载量较高或存在乳头皲裂,建议改用配方奶粉喂养。
4、免疫接种:新生儿需完成0-1-6月三针乙肝疫苗全程接种,7月龄时检测乙肝表面抗体水平,抗体不足需加强免疫。
建议孕期定期监测肝功能,分娩时选择具备母婴阻断条件的医院,新生儿接种后需随访抗体产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