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被可疑动物咬伤后,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通常建议与疫苗联合使用。是否注射需根据暴露分级、伤口情况、既往免疫史等因素综合评估。
1、暴露分级三级暴露(穿透皮肤或黏膜接触)必须立即注射免疫球蛋白,二级暴露(轻微抓伤无出血)通常无须注射。
2、伤口位置头面部、颈部等神经密集区域的伤口,即使为二级暴露也建议加强免疫球蛋白注射。
3、免疫史评估已完成全程狂犬疫苗接种者再次暴露时,一般无须重复注射免疫球蛋白。
4、时效要求免疫球蛋白应在暴露后7天内使用,超过24小时未处理的三级暴露伤口仍建议补注。
暴露后处置须在专业机构完成,及时彻底清洗伤口并规范接种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关键措施。
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办理健康证,具体与病毒复制活跃度、肝功能状态、职业类型等因素有关。
1、病毒载量低乙肝病毒DNA检测低于规定阈值且肝功能正常者,通常符合健康证发放标准,需定期复查肝功能与病毒载量。
2、肝功能正常转氨酶持续正常且无肝纤维化/肝硬化表现时,可从事多数非限制性职业,但应避免高强度体力工作。
3、职业类型限制餐饮、幼托、医疗美容等直接接触人体高危行业可能受限,需参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执行。
4、地方政策差异不同地区对健康证审批标准存在差异,建议咨询当地疾控中心获取最新政策文件。
办理前应完善乙肝五项、HBV-DNA、肝功能及肝脏超声检查,避免饮酒和服用肝损伤药物。